今年全国“两会”上,由苹果产品引起的创新话题,成为代表、委员口中的热词。如今,“苹果热”“高烧”未退,两份权威机构公布的创新报告又引起人们关注。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编写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显示,重庆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居全国第10位;在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发布的《2011年中国城市创新能力报告》里,重庆的综合创新能力在副省级(含)以上城市中排名第7位。
尽管两份报告的评价体系、参考数据等有所不同,但都揭示出一个事实——
重庆有创新能力,但还不强。
重庆处于“第二梯队”
创新(Innovation)一词,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引进一种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的市场、开辟和利用新的原材料、采用新的组织形式。
简单地说,想办法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就要创新。
近年来,重庆的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
统计数据显示,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06年的38亿元增长到去年的130亿元,而且投入结构较好,企业投入占75%以上,因此创新投入产出的绩效比较高。去年,全市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收入的比重达41.3%,居全国第一。
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中,重庆的区域创新效率指标排名全国第7位。
但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重庆的创新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创新综合实力存在明显“短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当前,重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之一,是科技进步对转型发展支撑乏力。全社会研发投入明显不足,发明专利和知名品牌不多,创新主体、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难以满足转型升级需求。
从《2011年中国城市创新能力报告》对城市技术产业化能力测评的结果可以看到,重庆在副省级(含)以上城市中仅排名第13位。也就是说,重庆将创新投入和成果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不强。 (下转A2版)
因此,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天勇认为,重庆的创新能力在全国还处于“第二梯队”。
与“第一梯队”的四大差距
与“第一梯队”相比,我们的差距在哪里?
研发投入是创新的基础。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小于1%时,说明其创新能力非常弱,没有发展空间;当比重达到1%-2%时,表明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当比重达到2%-5%时,表明其创新能力相对较强。
目前,重庆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只有1.3%,而东部的江苏省,其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已经达到2.2%。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大约有70%的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同样,深圳有中小企业41.1万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2%,已成为深圳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
然而,我市中小企业总数只有26.9万户。“中小企业没有很好发展,没有形成较强的创新活力,是重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市经信委科技处处长聂艳说。
发明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和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但在201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内地省份排名中,东部省市占据了十强的大半江山,重庆以1865件发明专利授权被挡在了十强之外。
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人才。大院大所对科研人才有很强的吸纳力和聚集力,但重庆大院大所很少,研发实力底子薄,高端人才的集聚效应弱。
重庆很有创新潜力
尽管存在诸多差距,但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对创新潜力的排名中,重庆一举夺魁。
为什么?
“我们不盲目比实力,而是把精力放在更好地用活存量和增量资源,打造符合重庆实际的创新价值链和提供良好的科技公共服务上来。”市科委发展计划处处长陈军说。
按照这一思路,重庆进行了极具特色的探索。
针对过去市属科研院所“多、散、弱”的老大难问题,通过整合,我市先后成立了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市农业科学院和市畜牧科学院。“三大科研平台的成功打造,构建起一批支撑行业技术创新的大院大所和具有重庆特色的研究开发基地,让市属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陈军表示。
2011年,我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53.69%,提高2.53个百分点,增幅全国第四、西部第一。而在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进步指标排名中高居全国第一。
另外,笔电产业的“无中生有”,也是重庆在创新过程中打的漂亮一仗。
从没有一点电子信息制造的产业配套体系,到拥有1亿台、上万亿产能的电脑基地,重庆通过大胆创新,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做到了。而笔电产品也取代传统出口强项汽摩产品,成为重庆出口的龙头。
这些探索,也让重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十一五”期间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中,与5年前相比上升幅度在全国各省市中最大。
“科技领跑未来,创新决定城市发展。创新让重庆的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更足。”中国工程院院士、市科委主任钟志华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这当中,创新起着决定性作用,而重庆将大有可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