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19日电(记者何雨欣 韩洁)近一段时间,中国各地方一季度财政收入数据相继发布,多地虽保持增收态势,但增幅
回落明显。业内专家指出,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地方财政收入也会随之告别“高增长”,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和相关改革推进,地方财政也将在主体税种构建、土地出让收入、融资等方面进入全面调整期。
据统计,一季度经济大省广东财政收入增长9.7%,较上年同期回落12.32个百分点,创近3年来同期最低增幅;江苏增长12.8%,增幅回落18.2个百分点,此外,河北等地财政收入也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从直辖市来看,除北京未发布相关数据外,一季度,上海财政收入增长6.7%,增幅回落30.4个百分点;重庆财政收入增长11.3%,增幅回落达64.6个百分点;天津财政收入增长30.1%,增幅回落12.5个百分点。
中国地方财政增幅回落的态势也可在近日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中得到印证:今年一季度,财政收入近3万亿元,增长14.7%,增幅回落18.4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万亿元,增长17.3%,增幅回落17.4个百分点。
近几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财政收入不断迈上新的台阶,近些年基本保持20%、30%的增速,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更加突出,一些地方甚至可以达到40%至50%的增速。
财政收入中近九成来自税收收入,地方税收收入增幅明显回落显而易见。对此,相关专家也表示,税收收入增幅明显回落的根本原因还是经济增速的放缓,去年中国出台的减税政策在今年开始落实,地方税收收入也会受到影响。
“中国目前以流转税为主的税制下,经济增长快时,税收收入可能会较大超过经济增速,而经济一旦放缓,会立刻影响到税收,税收收入也会明显放缓。”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安体富指出。
营业税目前是地方的主体税种,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地方营业税增长7.6%,回落18.7个百分点,其中,受房地产调控影响,房地产营业税下降17.5%。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流转税的一种,营业税往往最易受到经济放缓影响。
此外,地方非税收入增长50.1%也引起业内人士的注意。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非税收入主要在地方,因而要警惕一些地方因财政吃紧而采用行政手段扩大收费,由此会加重企业负担,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据介绍,2011年,中国财政收入中,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首次超过中央,这对地方财政来讲可谓一个重要的时间点。不仅如此,在中国经济处于全面转型的背景下,伴随着中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房地产调控等的推进,中国的地方财政在多方面也将进行自身的调整。
近几年,中国加大了房地产调控力度,这不仅降低了房地产相关的税收,也使得地方土地出让收入急剧下滑。相关数据显示,去年,上海、北京、杭州等地土地出让金的降幅明显,有的甚至超过30%。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指出,中国地方财政过多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只是个阶段性的现象,不是地方长久的财源,地方财政也应尽快摆脱土地收入的依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培养新的财源。
中国今年开始在上海试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也将触动目前的地方财政体制,根据改革方案,改革在今后五年将推向全国,改革之后,收入仍归地方,但由国税机关征收,营业税是地方最重要的税种,这意味着地方财政面临主体税种的重新构建问题。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将推动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在推进这项改革的同时,应全面推进房产税、资源税改革,重新构建起地方主体税种,并以此为契机对目前中央和地方财政体系进行调整,但这一过程要慎重。
此外,中国地方政府融资问题也同样受到关注,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为10万亿元,去年中国正式允许上海、浙江等进行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探索地方融资新模式,但在效果方面,仍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