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成功破解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的22岁中南大学学生刘路受聘为该校正教授级研究员,由此引发了一轮热烈的关注和激烈的争议。图/CFP
【编者按】中南大学22岁的大三学生刘路,由于破解了堪称国际数学难题的“西塔潘猜想”,被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还获得百万元奖励。此事引起热议,有人赞赏破格选才,有人发出“奖励太过”质疑,还有人不无“伤仲永”担忧。怎么看“22岁教授”?
破常格方能得大才
湖北读者 赵晓曦
让在读大学生一下子成为“正教授”,这种不走“寻常路”的方式,可能有些人觉得刺眼,但换个角度看,未尝不是人才培养的一次探索。现在,人才选拔、职称评审越来越程式化、功利化,论文、著作的数量俨然已经成为衡量学者能力的决定性指标,不少研究人员沉迷于跑课题、抢项目,真正的科研创新反而受到冷落,“钱学森之问”也由此而发。
常格不破,大才难得。中南大学不以论文和资历论英雄,让科研成果说话,积极为创新人才搭建成长平台,这正是其“破格”处。当然,一个“刘路”不足以支撑起高耸的学术大厦,如何以“22岁教授”为契机,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激发广大师生的创新意识,让更多“刘路”在科研中脱颖而出,依然任重道远。
破解“成长猜想”更费思量
北京读者 历正
在关于“22岁教授”的争议中,也存在一个“成长猜想”。这个创新苗子能成为学术大家吗?尤其是当教授头衔、百万奖金、媒体聚焦纷至沓来时,刘路还能淡定地做一个“学术男”吗?
这样的隐忧不乏先例。且不说宋时的方仲永,看那些一度很受追捧的“少年天才”、高考状元,不少人归于“泯然众人矣”。过度的奖励和关注,可能会揠苗助长、适得其反。因而,创新型人才的健康成长,需要校长“我十年不考核他”的长远眼光,也要求社会和媒体包容理性一些,更离不开自励自强、不断进取。正如刘路自己所说:人生好比一道数学题,外在环境只能影响你的速度,或牵引加速,或阻碍减速,决定最后终点的人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