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来,全市累计造林1808万亩,占2200万亩总任务的82%,是过去10年坡地造林661万亩的2.6倍。
3年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456亿元,种植各类苗木近16亿株,每位市民新增近50棵树。
3年来,全市人工林面积增速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增速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超过39%。
2008年启动“森林重庆”建设以来,我市用3年时间种了30年树!重庆已成为全国种树最多、树种非常丰富的城市,获得全国唯一的省级“生态中国城市奖”和第一个“森林之都”商标注册申报权,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功通过国家专家组验收。“森林重庆”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民生工程、经济工程和智慧工程,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六大森林工程 破题城乡统筹
“往往林业很难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足够重视,而重庆跳出了这一‘怪圈’。”市林业局局长吴亚说,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唯一省级单位,重庆始终坚持“开发致富之山,打造宜居之城”,全面推进城市、农村、通道、水系、苗木、长江绿化六大森林工程。
在城市,我市种大树、种好树,建大公园、大广场、大屏障,打造独具“山水”特色的近自然城市森林。城区种植10厘米以上大树630万株,新建各类公园、小游园882个,绿化广场164个,市民出门不到500米就能进公园、进小游园,做到抬头见树、推窗见绿。建设城周森林屏障52.1万亩,使重庆主城掩映在“四山”生态屏障之中,基本实现“森林围城”。
在农村,我市将绿化荒山和培育林业产业相结合,新发展速丰林及各类经济林540万亩,产业链不断延伸。完成油茶产业林21万亩。培育林下产业基地600万亩,林下产值达到70亿元,带动72万户林农户均增收过万元。苗圃基地达47万亩,苗木总产值116.8亿元,成为老百姓“离土不离乡”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3年来,全市森林旅游人数突破1亿人次,森林公园收入超过60亿元。
“森林工程的实施,让群众普遍感受到种树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带来可观的收益。”吴亚说,201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39%,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5%,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3平方米,全市林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农民来自林业的收入超过600元。可以说,“森林重庆”在不断增加绿化量,提升绿化品质的同时,闯出了一条国土绿化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
创新精神引领 机制保障建设
“森林重庆”建设在重庆的历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的。
整个工程建设用地怎么解决?资金从哪里来?谁去种树?……面对一系列问题,我市着眼于“森林为民、森林惠民”,先行先试,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大胆探索创新,为“森林重庆”的快速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创新规划理念。”吴亚说,重庆的森林工程建设绝对不是蛮干,而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深入调研,亲自部署规划,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审查总规的结果。整个森林重庆建设规划都着眼统筹城乡绿化一体化,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增绿”和“增收”相结合。
“同时,我市在用地机制、投入机制、工程管理机制等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吴亚说,在用地机制方面,我市在农村采取合作造林、自发造林和整体流转等形式,落实工程建设用地;在城周、高速公路两侧、长江两岸等重要区域,推行“业主租地、政府补贴”和政府租地、局部征用等用地模式;在长江两岸提前实施退耕还林、“政府买单”租地等模式,最终解决了森林工程的用地难题。
在创新投入机制方面,我市则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全面整合国家项目资金,大力筹集市级及区县财政资金,积极争取金融资金,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努力倡导群众“投劳折资”。近几年市财政直接投入林业项目资金达33亿元,社会投入更是高达156.9亿元,占总投资的三分之一以上。
而在工程管理机制创新方面,丰富造林方式,采取人工造林与飞播造林相结合、工程造林与义务植树相结合、新造林与低效林改造相结合,全面加快造林进度,着力提升建设质量。严格执行工程“五制” 和种苗“五制”,普遍推行“招标法人、融资造林、三验终验”的造林模式,把握“要树不要苗”的成活率验收标准,推行专业队伍造林,包栽、包管、包活、包成林。整个工程建设始终有条不紊地进行。
全民共建共享 彰显幸福重庆
“森林工程建设能取得如今的成就,除了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外,还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吴亚说,为了引导群众进一步爱绿、护绿、植绿,我市每年都推出一系列全民共建活动,先后开展 “我植一棵树,共建一片林”为主题的“身边增林”活动、“绿满城乡,福满巴渝”为主题的“双十”行动、“让森林拥抱城市,让城市走进森林”为主题的“八创”活动、“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为主题的“绿山富民”行动、“情系于树,铭志于林”为主题的“绿化长江·重庆行动”。
同时,我市常态化地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树木认建认养等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营建 “海峡两岸合作林”、“亚太友谊林”、“中瑞友好林”、“同心林”、“院士林”、“党员林”、“人大代表林”、“政协委员林”、“大学林”、“巾帼林”、“共青林”等各种纪念林。特别是发动在渝高校每个大学种一片林,每个在校大学生种100棵树。全市54所高校有27万人次投身“森林重庆”建设,建成64片、3.4万多亩“大学林”。
随着生态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近年来,每年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超过2500万人次,每年植树超过1亿株。如今,重庆全民爱绿、护绿、植绿、兴绿蔚然成风。“森林进城”、“森林围城”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市民幸福指数不断增长。2011年重庆市获得唯一省级“生态中国城市奖”;2010年、2011年重庆连续两年荣获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人社部授予市森工办等4家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称号;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授予武隆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试点单位称号。南岸区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区”称号;北碚区成为全国第一个“森林城市标准化示范区”。
访谈>>
国土绿化: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路径
——访重庆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重庆市林业局局长 吴亚
重庆日报:我市落实“314”总体部署,建设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何要将国土绿化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吴亚:“森林重庆”的出现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生态建设的结果,是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认真落实“双增”目标,加大对地方生态建设指导、支持的结果,也是重庆市委、市政府和全市林业系统及社会各界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生态建设、先行先试的结果。
森林重庆不仅仅是在传统的林业用地造林,而是大范围开展国土绿化,实施大江大河大山综合治理。规划的六大子工程涵盖了方方面面,覆盖了全市八万里山川。在城市建设森林公园、森林社区,在城周构建绿色屏障,在通道打造景观带、产业带,在水系构筑绿网,在农村建产业基地,种“摇钱树”,在长江造护岸林,实现了“大林业”、“大会战”。可以说,“森林重庆”建设率先实现了国土绿化的城乡统筹。
重庆日报:近年来,我市森林工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重庆3年多来人工林面积增速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增速全国第一。我们是如何实现这一系列重大跨越的?
吴亚:在重庆,国土绿化上升为了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比如“森林重庆”建设是书记工程、一把手工程,市领导亲自部署,多次召开常委会、专题会听取汇报,研究工程推进。从规划审查、地块落实、工程督导到检查考核,区县委书记都亲自过问。重庆是真正实现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这是重庆林业实现超常发展的基本保障。
另外,一直以来,“森林重庆”建设坚持近自然林业、健康森林等国外先进理念,提倡“原生态、近自然、大绿量”,积极营造“复层、异龄、混交”的健康森林。坚持绿化以种树为主,种树以乔木为主,乔木以常绿树为主,常绿树以大苗为主,大苗以乡土树种为主。建设中坚持新造和改造相结合,严格保护原有植被,着力于森林质量的全面提升。这些先进理念的贯彻和执行,也是重庆实现一系列重大跨越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重庆日报:我市实施“森林重庆”以后,有10多个省(市、区)来重庆考察学习,浙江、福建、云南等也相继启动森林工程。我市作为先行者,有哪些好的经验值得借鉴推广?
吴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国土绿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方面,重庆确实总结出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比如体制机制方面,“森林重庆”建设时时处处体现了创新,如创新建设理念、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建设模式、用地机制、投资方式、政策保障、督导考核等,使国土绿化得以在很高起点、很高水平上快速发展。
另外一个就是把国土绿化项目按工程实施。林业工程项目一直以来没有完全按照工程来实施,仅仅是一种补助。而“森林重庆”建设不仅大幅度提高了造林投资标准,而且各地还安排了宣传发动、规划设计、技术培训、工作督导、检查验收等工作经费。绝大多数项目都实行招投标,林业部门只负责技术指导及检查验收。对造林业主实行资质管理,新造林必须3年后才竣工验收并付完工程款,这样就充分确保了工程的建设成效。
专家解读>>
贾治邦(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重庆市实施森林工程,建设森林重庆,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创举,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重庆市委、市政府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
森林重庆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和深远影响,已经成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提升民生福祉的标志性工程,已经成为发展现代林业、统筹城乡造林绿化、建设森林城市的一面旗帜。
尹伟伦(原北京林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短缺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生态资源、生态效益、生态价值本身就是生产力,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城市林业与“森林重庆”的建设是造福民生的重要工程。
胡鞍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森林重庆”的建设既是绿色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构建全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侯元兆(中国林科院首席专家、林业经济学家):“森林重庆”蕴含着深邃的关于发展模式的思想。它颠覆了传统发展中诸如财富、福利和安全等的核心价值观,引领了符合绿色发展的新价值观;颠覆了传统的关于森林三大效益的地位和作用的古典式定位,揭示在绿色发展中,森林就是国民财富,森林就是国民福利,森林就是国民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