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调节货币信贷供求,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释放出金融信贷向实体经济靠拢的强烈信号。
全国人大代表涂建华认为,这一信号对实体经济是利好,但作为制造业大国,为制造业“减负”仅仅改善金融环境是不够的。他建议,刚性的政策调控应竭力营造实业致富、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生态,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
制造业面临“空心化”之危
“当前我国经济生态环境值得忧虑,产业资本拼命想挤进与土地、资金等关键要素最近的领域,制造业面临‘空心化’之危。”涂建华说,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产业经济的强力支撑。但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一方面,仍未摆脱总体质量不高、原创基础能力薄弱、资源与环境损耗较重等“瓶颈”制约;另一方面,制造业企业,特别是广大民营中小制造企业普遍受到税负过重、要素价格高企、盈利空间收窄、融资困难等“生死考验”。
“诸多窘困迫使一些制造业企业中的绝大多数长期在短期行为中挣扎徘徊。”涂建华说,当前,不少民营中小企业业主已心生退意,或另图别径。曾经的进取精神正被“弃船心理”所湮灭。这对国家长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为制造业提供减税空间
“为制造业减负已是迫在眉睫。”涂建华建议,积极吸取并借鉴发达国家制造业在相同发展阶段的有益经验和做法,注重民间力量对制造业及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巨大促进作用。国家出台的减负措施既要一般普惠,更要有重点激励;既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又有政府明确的方向引领甚至是刚性的政策调控,竭力营造实业致富、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生态,抑制投资暴富和“炒作”经济的生长空间,对垄断行业和暴利行业课征重税,从而为制造企业提供出减税的空间。
涂建华希望,国家在发挥大型国企优势的同时,不要忽略民营企业已有的贡献和潜在能量。在兼顾民生大局、发展活力、发展质量、发展重点上,打出一套符合我国当前国情和长远目标的“减负组合拳”,确保相关制度安排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方面,花大力气根治当前我国制造业的短板和顽疾;另一方面,着力优化、强化我们既有的优势和长项。”
涂建华列举了3条亟待落实的具体措施,呼吁国家尽快为制造业“减负”:一是真正做到对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制造企业“少取多予”,通过减税、减费、减负、取消不合理的税(费)项设置,构建财税支持体系,让制造企业“休养生息”。二是针对中小制造企业融资难、代价高的普遍问题,建立专门的融资服务体系。三是进一步深化改革,使民间资本和国资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运营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