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水、城共生的重庆,那起起伏伏的江岸线和高高低低的山脊线,是这座城市独有的风景线。
然而,曾几何时,大量分布于主次干道、高楼顶层的户外广告,遮挡了人们观赏山景和江景的视线。山城街道,也因为各种店招店牌没有统一规范,而显得拥挤不堪、杂乱无章。
2010年3月,包括广告店招整治等5大项目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在我市全面启动。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各居民小区……一年内,总共约100多万平方米的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被清理,还山城以清爽容颜。
集中拆除户外广告
初春,乍寒。2月底的一天,市民们在长江大桥南桥头的科普中心活动。
站在科普中心的山坡上远眺:高楼林立的渝中半岛,雾气缭绕的宽阔江面,尽收眼底。
两年前,这块位于南岸区门户位置的山坡,曾经立着两块“巨无霸”广告牌。
“南岸背靠南山,又有很长的江岸线,本来很好看。”住在南桥头附近的市民张元朝说,但是这两块“巨无霸”突兀地立在那里,就像绿地上的“伤疤”,很煞风景。
当时,像这样煞风景的广告牌还不少。在南滨路野猫溪阀门厂支路旁,曾经有一块立了7年的巨幅广告牌。这块霓虹灯广告牌面积达1920平方米,相当于4.5个篮球场大,是挡住南岸青山绿水的最大一块户外广告牌。
住在牛角沱富家园15楼的陈锐说,他的家是眺望江北的绝佳位置。从小,他就趴在窗台上见证了重庆的发展。然而,2003年,牛角沱立交桥矗立起一块巨大的户外广告,陈锐再也不能眺望对面的江北了,他为此感到愤怒。
林林总总的广告牌,密密麻麻地扎堆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而且很多是违章广告或者审批时限到期的广告,一些年久失修的广告牌还存在着安全隐患。
“城区户外广告设置过多、过乱,广告档次也不高,是到下决心用猛药整治户外广告的时候了。”市市政委主任王元楷表示,这些城市“牛皮癣”不仅影响城市美观,更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要实现“314”目标,重庆亟须彻底整治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一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攻坚战,悄然酝酿。
2010年3月17日,市委书记薄熙来在传达全国“两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上,宣布启动四件大事,其中之一就是城市改造。11天后,主城区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2010年3月28日,大规模的户外广告整治在重庆启动,全城开始集中拆除户外广告。
数据显示:从3月28日到4月23日,短短20多天时间内,重庆主城拆除有碍市容的户外广告牌2.38万块,总面积达55.8万平方米,占整个重庆户外广告的75%。
主城区主次干道沿线、人行天桥、立交桥和楼顶……细心的市民发现,除重要商圈暂时保留了部分广告外,全市所有占道、影响景观、遮挡绿地的广告牌,均在短时间内被迅速拆除,连公交站台、公交车身和轻轨桥墩广告也全面完成了减量规范的任务。
到2010年4月底,短短一个月,重庆主城就基本完成了户外广告整治拆除的主要任务。高楼、青山都露出了原貌,城市景观恢复了,山城看上去也清爽了。
“整治速度快,拆除广告规模大,效果也很好。”王元楷表示,广告牌拆除对于国内各大城市来说,都是一大难题。为了减少阻力,市政部门联合广告协会,连续与广告公司进行“一对一”协调,我市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户外广告整治,没有对抗,没有上访,没有发生一起集访、群体事件。
规范店招店牌
通过拆除大量的户外广告,消除了视觉污染,城市逐渐恢复了久违的洁净清爽,杂乱无序的城市容貌终于换了新颜。在户外广告整治拆除任务基本完成后,很快,一场声势浩大的店招店牌整治工作,又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在我市主干道上,通常都有一排排的店面,但店招、店牌却很凌乱。以以前的九龙坡美食街直港大道为例,一个店面往往挂好几块招牌,短短几百米门头店招就有1000余处。
2010年5月,市工商局联合市政委、环保、公安和国土房管局等,开始对全市31条主干道进行店招店牌整治,全面推行“一店一招”,让店招减量升级。
与此同时,由各区政府牵头,开始将店招店牌的整治延伸到背街小巷、居民小区。所有未经审批的广告牌,以及一店多招、外挂灯箱和霓虹灯、3楼以上的店招,都在彻底排查拆除之列。
按照市工商局的要求,拆除后的店招店牌,按照规范、美观、协调和一店一招的原则,并依据街道风貌和业态的特点,各区要重新对店招店牌进行整体规划。如果一条主干道涉及几个区域,则几个区之间要进行协调对接。
“规范店面店牌,绝对不是千人一面。”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说。
比如在各商业中心主干道的店招设计,就要求个性鲜明、形式多样,营造出都市繁华的气氛;而在背街小巷则要求整洁美观,具有独特的品位。
如今,在各区街道,经过整治后的店招店牌所展示出的效果已经显现。
如渝中区从上清寺开始,将中山一路、李子坝沿线、人民路等周边主干道的门楣店招,都充分融合抗战文化风格,与李子坝公园、曾家岩沿线的“抗战文化一条街”连线成片,相辅相成。
作为美食一条街,九龙坡直港大道上的每一家店招店牌,都结合了直港大道比较现代的整体改造风格,其设计风格与色彩都与建筑物相协调,浑然一体,并与杨家坪商圈遥相呼应,体现出都市美食街的气氛。
长约1公里的沙坪坝区磁童路,是我市首批综合整治的31条城市主干道之一。青砖、古树、灯笼、天井……沿街建筑均用实木打造成川东民居风格,其店招店牌也多采用复古的木牌匾或实木雕刻。磁童路每一个细节都散发出复古和巴渝的味道,并与磁器口古镇相得益彰,完美结合。
还有北碚区五路口、文星湾等街道,其店招与暖灰色的建筑有机融合,传承了北碚作为抗战时期文化重镇的历史文脉……据介绍,重新规划设计的店招店牌均与街道建筑相得益彰,各具特色。
截至去年,主城区共完成882个主次干道路段的整治,整治店招店牌57万平方米,达标门店10万余个。大多数主次干道、窗口地区、背街小巷、居民小区,都完成了店招店牌的整治。
公益广告体现精气神
陈宇是前不久从福建回来的重庆商人,刚进入机场广场就发现,以往街边“牛皮癣”般的广告店招不见了,映入眼帘的只有一块1500平方米的巨形屏风。
武隆的天坑地缝、巫山的神女峰、酉阳的摆手风情舞……这个由6块展板组成的屏风上,每一块展板都体现着独特的巴渝风情。
让陈宇吃惊的还有,“以前医疗广告满街有,什么丰胸的、治性病的……内容低俗,现在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公益广告。
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欧美一些国家,对户外广告的艺术性、创造性及规范管理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和严格的法律规范,以使其成为城市形象中重要的一面。
如在法国巴黎,偏重灰色调的城市户外广告,与巴黎咖啡色街道的基色相得益彰;严谨的德国,则对店面广告灯箱的尺寸、规格和设立高度等方面都有很具体的要求,使店面与环境和谐相处。
那么,重庆作为年轻的直辖市,又该如何找准自己的广告特色定位呢?
据介绍,按照规划,在清理整治后,主城各区除中心商圈、机场、火车站等窗口地区以及“两江四岸”区域主要路段,允许设置部分户外广告外,其他区域不再设置户外广告。
“目前主城只保留了约16万平方米的广告位,其中一半会拿出来打公益广告。”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广告是展示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的绝佳窗口。而公益广告能够在塑造城市形象,传播先进文化,引导民众行为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利用原有的广告位以及新建的广告牌,去年,我市在主城朝天门、南山、解放碑、观音桥商圈以及主干道等主要地方,已分布了约150块公益广告。
玻璃材质的屏风式广告、韵味十足的中式牌坊或现代感极强的LED,这些充满了艺术气息和人文气息的广告设施,不仅可以生动地宣传“五个重庆”,其形式多样的设施本身也成为一道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2010年9月,从重庆前往“小平故里”广安的渝邻高速,则被作为“红色之路”试点,启动实施公益广告示范路工程。
这个全国首条以公益广告展现中国革命历程和革命精神的高速公路,用18块带有五角星的公益广告牌,再现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等时代精神,以及焦裕禄、钱学森等英雄人物,全面彰显了重庆这座英雄城市的精气神。
如今,渝邻高速上的公益广告模式已经在全市高速公路推广。名人格言、“五个重庆”、“缩差共富”等内容,轮流登上高速公路上的公益广告牌,向来自各地的人们展示着重庆的美好。
四川、贵州等邻省盛赞我市公益广告,并提出要与重庆联动,共同把高速公路打造成靓丽的公益广告风景线。
据介绍,截至去年底,全市以主城区和“外环八射”高速公路为重点,我市已建成户外公益广告设施1879块。今年,我市将户外公益广告牌建设逐步延伸到区县、农村。除主城九区以外,其他个区县将平均完成建设100块左右的公益广告,总共新增3221块。届时,我市公益广告建设的重点布局将基本完成。
按照规划,我市将建成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公益广告示范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