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南方。老人一路走,一路看,话语不多,却又振聋发聩:“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由此,中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高潮。
20年后,当中国改革涉入“深水区”,对外开放面临新的国际形势之际,西部的重庆——少年邓小平登船赴法求学之地,正高擎改革开放的大旗,沿着民生导向、共富发展之路,奋力追求科学发展的梦想。
一个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城市,一个曾经背负着诸多沉重包袱的老工业基地,一个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的特殊直辖市,探索改革开放的新路是十分艰难的,但重庆步伐坚定。
自2007年起,这个年轻的直辖市推进“五个重庆”,开通渝新欧国际货运大通道,探索户籍制度改革,大规模建设公租房,“引进来”、“走出去”……重庆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许多改革从“跟跑”变为“领跑”,并基本建成了内陆开放高地。全市经济也呈现出“加快”、“率先”之势,去年,GDP迈进“万亿俱乐部”,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国前列,实现了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又好又快与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
以开放促开发,以改革促发展,重庆闯出了一条内陆开放之路、深化改革之路、科学发展之路。
当生日歌响起时,年轻的直辖市在欣喜之余,也清楚地看到,要深入推动科学发展,进一步改善民生,还要付出更多辛勤的汗水
2007年,年轻的直辖市迎来了10岁生日。
回顾10年风雨路,可谓“万事开头难”、“创业维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张德邻、贺国强、黄镇东、汪洋4位书记,蒲海清、包叙定、王鸿举几任市长,历届市委、市政府一茬接着一茬,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创业,“费尽移山心力”,奋力迈出了对内对外开放的步伐,全市GDP年均增速10.2%,民主法治与社会事业也全面进步。
10岁的直辖市重庆,成功走出了困境,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取得重要成果,人均GDP迈上了2000美元大关。党中央、国务院也寄予厚望。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作出了“314”总体部署,希望重庆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当年6月,国家还批准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我国唯一的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的改革试验区。
日子比以前好过了,手里也多了不少优惠政策,的确令人振奋。但重庆人也清醒地看到了问题: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由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消费的拉动不足;又地处内陆,在开放的“三线”,出口拉动几乎为零,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重庆还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贫困面大,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生态环保任务艰巨,社会保障也亟待加强。
环顾四邻,重庆也有不小的差距。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重庆直辖10年的发展速度是快的,但重庆快,别的地方也不慢。2006年,重庆人均GDP达到12457元,但排在前面的内蒙和新疆,分别比重庆高了7000多元和2500多元。重庆要实现中央要求的“加快”和“率先”,并非易事。
当生日歌响起时,年轻的直辖市在欣喜之余,也清醒地发现,要深入推动科学发展,进一步改善民生,还要付出更多辛勤的汗水。
“重庆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就要扩大开放”
“发展才是硬道理!”那么,重庆新一轮大发展的动力何在?
实践证明,中国之所以创造连续30年近10%增幅的世界经济奇迹,归根结底靠改革开放。重庆直辖10年的大发展,也是因为改革开放。在经济全球化、贸易国际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关起门来搞发展,都不会有大出息。
走过10年直辖路后,重庆要有更大作为,实现“突围”,必须通过开放发展生产力,利用全球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缩差共富、公平正义。正像小平同志所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薄熙来2007年底履新重庆。在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就旗帜鲜明地举起了改革开放的大旗。他说:“重庆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就要扩大开放,这是巨大的动力。”
之后一个月,薄熙来先后会见12家跨国公司代表、重庆港澳政协委员和渝中区人大代表,反复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即便是参加全市政法工作会,他也特别指出,“重庆要在新一轮的发展中不失时机,取得成功,必须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下大力气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努力成为吸引和汇聚国内外各种发展要素的‘热土’。而政法战线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将重庆建成外来投资者的安全区、放心区。”
此时的重庆,迫切希望装上开放这架“大马力发动机”,实现加速腾飞。薄熙来说:“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下,才能有效聚集国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经济要素,为我所用;才能在更高的平台上参与竞争,结识高手、良师,激活智慧,快速进步。国内外如黄金般宝贵的发展机会,也只有在开放环境中,才能分享。”他还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好比打乒乓球,如果只在家里和老婆、孩子打,也会赢得开心,但难有长进。敢于和强手交锋,就是输了,也会进步。”
于是,一场“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的大讨论,在巴渝大地展开,电视台还为此搞了辩论大赛。讨论凝聚了共识,形成了合力,也让大家感觉“输不起、坐不住、等不及”。接着,在2008年7月,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专题研究扩大开放,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明确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目标。
“30年河东,30年河西”,改革开放头30年看沿海,沿海各省市发展得很好。未来30年,西部地区将大有作为,重庆对外开放海阔天空
搞开放、搞改革,不能光喊口号,不能靠头脑发热,关键在于科学的设计和扎实的行动。必须开动脑筋,运用智慧,大胆地试,科学地闯,才能趟出一条新路。
重庆不靠海、不沿边,对外开放确有客观难度。比如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就面临着交通、市场、人才等因素的制约。仅一个交通,重庆距离东部沿海2000公里,距欧亚大陆桥北线也路途遥远,而加工贸易对物流成本十分敏感,西部要像东部那样,大进大出,并不现实,也缺乏优势。
大挑战也孕育着新机遇。俗话说,“30年河东,30年河西”,改革开放头30年看沿海,沿海各省市发展得很好。未来30年,在广袤的西部,也需要出现几个开放高地,这对于全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至关重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西部开发,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换个角度,创新思维,对外开放也可以海阔天空。
在东部沿海,由于有天然的地理优势,搞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物流成本相对较低。而西部的优势在于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较低,且供应充足。如果实现整机加零部件垂直整合一体化,研发、配套、生产集中于一地,仅有市场在外,对笔记本电脑等高附加值产品来说,西部就拥有了比较优势,而物流成本也不再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这一思路,就是重庆创造的内陆加工贸易新模式。
几年干下来,这条内陆开放的新路子走通了,而且越走越宽。目前,重庆吸引了惠普、宏碁等全球5大笔记本电脑品牌商,富士康、英业达等6大代工商,400多家配套企业,形成了一个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年产量超1亿台、产值超千亿美元的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基地,正在西部迅速崛起。
对一个系统来说,一个“点”的突破将引起连锁反应,制度创新也是如此。“凤”来得越来越多,“巢”自然也需要筑得更好、更大。迅速成长的笔电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催生了内陆首获批准的两路寸滩和西永两个保税区。而加工贸易的货物出口,进而又带动了重庆首创跨关区便捷通关联动模式,跨关区实现了“一卡通”。为占据加工贸易“微笑曲线”的高端,重庆还率先开展加工贸易离岸金融结算,惠普亚太结算中心、宏碁和华硕第二运营总部等相继落户。当年对外引资由2007年的10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100亿,国内外众多客商,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纷至沓来,又促使国家最终下了决心,在重庆设立中西部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重庆搭起了一个又一个内陆开放的大平台。
随着渝新欧铁路的全线贯通,重庆从开放的“三线”一跃而成“一线”,变成了内陆开放的前沿
重庆创造的内陆加工贸易新模式,改变了世界加工贸易布局,而渝新欧国际货运大通道的开通,则真正改变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过去,打开中国经济版图,东部沿海是对外开放的“一线”,是“窗口”和“桥头堡”,西部地区则被称为开放的“三线”,基本与“口岸”无缘。其中的关键在于交通。中西部的商品出口,或者运往上海、广东转口,然后飘洋过海;或者走铁路到哈尔滨,通过欧亚大陆桥北线,之后再耗时20多天,才能到达欧洲。
其实,西部并非没有铁路通往欧洲,但受传统思维的限制,以及繁琐的海关关检、复杂的铁路物流转运,“新欧亚大陆桥”虽屡被谈论,却始终未变成现实。这些年,重庆协调沿途5国海关和铁路部门,推动达成便捷通关协议,实行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五定班列”,还合资在重庆注册物流公司,专司这条铁路的物流运转。
“软件”到位,盘活了既有的“硬件”。去年,渝新欧国际货运大通道正式开通。从重庆出发的货物,可直抵德国、比利时、荷兰和波兰,且运行时间比欧亚大陆桥北线缩短了七八天。由于政策绑定,全国各地要通过这条铁路把货运到欧洲,或者分流从欧洲回运的货物,均须在重庆报关。渝新欧铁路的开通,让重庆从开放的“三线”一跃而成“一线”,变成了内陆开放的前沿。
对此,重庆市长黄奇帆曾有过一段表述:“开通渝新欧铁路,听起来简单,实则需要大量的协调、讨论和复杂的运作。如果没有开阔的眼界,根本就不会想到这个问题,即使想到了,也很难做到。”重庆的实践,再次证明了一点:睁大眼睛看中国、看世界,对看准了的事情、正确的事情,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终将有所作为。
(标五)在“走出去”方面,东西部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天高地广。重庆大胆探索,形成了“有进有出”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创新、创造开阔了思路,改善了环境,推动了大开放、大发展。2011年,重庆提前一年完成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目标。利用外资,从2007年的10亿美元,提高到106亿,跻身全国第一梯队;对外贸易总额超过350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07年的1‰提高到1%;外地货物经由重庆转口的货运量占比达到32%;离岸金融结算从无到有,不断扩大,结算额达到2011亿元……
重庆的对外开放,不仅“引进来”,还“走出去”,实现了有进有出、内外互动。2010、2011两年,重庆启动海外投资项目110亿美元,在全国独树一帜。
中国人有个传统,讲究勤俭持家,喜欢存钱。具体到对外开放,不少地方重视招商引资,对到海外投资却兴趣不大,总觉得把钱攥在手里,把项目摆在身边,心里才踏实,干起来才实惠。而且,由于对世界各地的经济规则不太熟悉,海外投资信息不够丰富,项目选择和运作上也缺乏经验,更使不少企业顾虑重重。结果,中国外汇储备以每年400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去年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对外投资额却相形见绌。“走出去”这一重大的国家战略,步履维艰,各地均无实质性的突破。
当前,世界各国遭遇危机,渴望资金和投资,而中国又“不差钱”,正是“走出去”的好时机。对西部地区来说,在“走出去”方面,与东部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且又无地域的劣势,又可以使海外的矿产、土地和高科技产业为我所用,真是天高地广!
重庆开始积极谋划。为降低投资风险,重庆确定“三不原则”,即不运作“体外循环”项目,不支持“卖苦力”的工程承包,不投资虚拟经济项目。而是面向国内市场和重庆需求,策划实施矿产资源、粮食安全、资源加工、装备技术、园区开发等领域的项目。比如,到巴西和阿根廷买地种粮食,收购澳大利亚铁矿、圭亚那铝土矿,到英国收购机电项目等。科学的谋划与运作,让重庆抓住机遇,获得了急需的资源、技术和人才。去年,海外收获的20万吨大豆,已运回国内。
(标六)公租房建设,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居有定所,则人心安;人心安,则百业兴
开放促发展,也推动了改革。面对诸多热点难点问题、体制机制性障碍,重庆人敢想敢干,科学谋划,稳步推进,很有成效。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成绩举世瞩目,但也积累了不少问题和矛盾。比如,区域、城乡、贫富差距拉大,“三农”问题突出,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等等。
改革势在必行!那么,作为西部的直辖市,重庆在全国改革大局中如何定位?能够发挥何种作用?
西部地区的改革分为3类:一是跟进型,即将先发地区的成功经验用于本地。二是特色型,针对本地特殊的问题推行改革,但不具有全国意义。三是“领跑”型,在全国率先推动,创造的经验具有示范推广价值。这些年,重庆除了跟进和特色型改革,还抓住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契机,在民生改善、缩差共富领域大胆探索,许多改革从“跟跑者”变为了“领跑者”,创造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
公租房建设便是其中之一。老百姓过日子,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当今中国,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住房问题比较突出。单靠商品房供给,低收入群众难以承受,而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房源少,保障范围有限,还存在权力寻租,难以根治住房难。
对单轨制住房供给的制度缺陷,中央充分重视,国务院也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解决。重庆开全国先河,率先探索建立城市住房“双轨制”模式。2010年,重庆正式启动大规模公租房建设,计划3年建4000万平方米,目前已累计开建2871万平方米,配租11万套,规模、进度和配套水平全国领先。
为防止利益输送,并避免公租房变成“贫民窟”,重庆把握了5个关键环节:一是租住对象明确,即进城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和城市住房困难户;二是与普通商品房“混建”,住房品质、配套服务和物业管理不亚于中等商品楼盘;三是租金较低,每平方米平均10元;四是严格实行“封闭运转”,退出公租房产权,只能交回公租房管理局;五是融通模式科学合理,向国家社保基金、商业保险机构、国家烟草公司等融资。
公租房建设,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良好的制度设计、充分的保障范围,使占城市总人口30%-40%的低收入群众,不再担心住房问题。居有定所,则人心安;人心安,则百业兴。
(标七)重庆推动的农村产权改革,明确了土地使用权的财产权性质,是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
中国改革,难点在“三农”,而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瓶颈问题是资金短缺。
《宪法》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的耕地、林地、宅基地,无法作为抵押品,通过银行贷款,获得发展急需的资金。同样因为这一点,长期以来,中国农民收入主要来自田间耕作和外出打工,基本没有财产性收入。
新近颁布的《物权法》为难题的解决带来了转机。重庆依照《物权法》,创新地提出:“所有权和使用权都是财产权”,并分离量化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财产占比。在农村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三权”进一步确权到户基础上,明确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宅基地集体和农民分别得15%、85%,林地和承包地集体和农民各得20%、80%。这一规定,实化了农民的土地和房屋财产,使其可自主用于银行质押融资、入股股份合作社、变现为转户进城的原始积累。
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明确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激发了生产活力,那么,重庆推动的农村产权改革,明确了土地使用权的财产权性质,是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
此外,为了防止贷款风险,消除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重庆还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三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可能产生的贷款坏账,由银行、政府、农户各承担三分之一。二是,由市国资委筹集30亿元,组建了兴农融资担保公司,各区县成立子公司,形成“伞形”担保体系。
明晰财产权,健全风险预防机制,迅速激活了“三权”抵押贷款。目前,重庆累计发放“三权”抵押贷款180亿元,预计2015年将达到1000亿元。借此,农业发展获得了企盼多年的“源头活水”,而农民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也成为可能。
(标八)重庆农民工一年半转户322万人,风平浪静。温家宝总理评价说:“重庆户籍制度改革是一种积极探索。”
在经济学家眼中,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除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外,解决农民工身份,减少农民,推动城市化进程,也是非常紧迫和现实的问题。
中国有2亿多农民工,多数在东南沿海打工。在城市,他们享受不到城里人的待遇;在农村,青壮年离家后,造成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一系列问题。他们如同“候鸟”,春去冬来,每逢节日都给运输系统带来很大压力。特别是“农民工二代”,已经远离乡土,习惯城市生活,却面临城市融不进、家乡回不去的尴尬境地。但是,农民工变市民,不是一个简单的名称变换,它涉及到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保等多方面配套,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重庆也有800万农民工,其中三四百万在重庆城区打工。面对问题,是念“拖字诀”,还是用“闯字经”?决策之前,黄奇帆算了一笔账:如果300万农民工转户,每个人需要配套10多万元,总计3000多亿。但3000多亿不是一年拿出,而是在15年到20年里分期投入,这样,每年需要投入两三百亿。再者,改革成本不是由政府“一肩挑”,而是由企业、政府、社会分担。此外,每位农民进城,只要每人每年增加一万元的消费,300万农民工每年就可以带来300亿的消费。算细账,农民工转户成本并非无法接受,如果考虑农民减少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有利可图”。
于是,重庆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户籍制度改革,并设计了5条政策:一是以农民工就业和自愿为转户前提,在主城区工作5年以上、区县城工作3年以上就可以转户。二是农民工转户进城,就业、养老、住房、教育、医疗“五大保障”一步到位,也就是俗称的穿上“五件新衣服”。三是承载地以工业园区、主城区和区县城为主。四是改革成本由企业、政府、社会各大体承担三分之一。五是建立农村资源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和平台,也即俗称的宅基地、林地、承包地“三件旧衣服”,农民工可自愿决定是否“脱掉”,如果“脱掉”,还要给予足够的补偿,消除了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由于制度合理,重庆农民工一年半转户322万人,风平浪静,在全国产生示范效应,主要做法被纳入国家户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温家宝总理评价说,“重庆户籍制度改革是一种积极探索”。
或许商人的嗅觉天生敏感,他们从重庆在风平浪静的改革中,迅速捕捉到了商机。于是,2011年4月,西永微电园出现了这样一幕——
来渝考察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问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你在沿海有很多工厂,为什么又跑到重庆投资呢?”
郭台铭答:“一是重庆建设公租房,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可以专心做生意;二是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解除了员工的社保、医疗、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三是重庆打黑除恶,建设‘森林重庆’,发展环境好!”
(标九)重庆无中生有,创建七大要素交易市场,宛如增添了7个“极核”,将各种经济要素凝聚于己,又辐射周边
一个地区、一座城市,要成为经济的“中心”和“增长极”,必须具备强大的要素集散能力,必须建设定位明晰、制度科学、运营规范的要素市场。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历经几年奋斗,重庆创建了土交所、药交所等七大要素交易市场,交易规模已超过3000亿元,正逐步成为区域性要素集散中心和定价中心。
其中,农村土地交易所是全国唯一的。重庆利用级差地租原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办法,将闲置的农村宅基地等复垦为耕地,产生建设用地指标,并将其设计成“地票”公开交易。这样一来,不仅确保了耕地总量不减,农村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还具有了同等收益,而且“地票”净收益,85%补偿给农户,15%给集体。截至目前,重庆累计交易“地票”8.9万亩,农民直接增收124亿元,还为农民新村建设提供了22亿元建设资金。
药交所也是一大创新。它日益显示出五大功能:一是价格发现和定价功能,通过统一采购抑制了虚高的药品价格;二是减少中间环节,预防腐败;三是市场调节功能,优化了资源配置;四是体现了结算功能,加快资金流动,降低了交易成本;五是推动重庆成为药品交易高地的功能。去年,药交所交易额达50亿元,药价平均下降28%,为群众节约药费10多亿元。到2015年,交易额有望达到1000亿元,届时,药价还将大幅降低。
如此等等,重庆“无中生有”,创建七大要素交易市场。这宛如增添了7个“极核”,将各种经济要素凝聚于己,又辐射周边,从而为“西部地区的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夯实了地基。
(标十)重庆不是为改革而改革,为开放而开放,而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重庆改革“成绩单”里,还有很多属全国“率先”或“首次”的项目——
在全国首开微型企业发展先河。采取“1+3+3”政策措施,即“1”名带头人出资本金,带动8-10人,成立微型企业。给予“3”条扶持政策:财政补贴3万-5万元;按资本金1∶1的比例提供银行贷款;给予注册资本金等额的税收优惠。提供“3”项服务:建立创业培训平台,提升创业者创业能力;搭建与龙头企业的对接平台,让微型企业进入大企业供应、采购链;搭建创业基地。短短一年多时间,重庆发展微型企业5万多户,带动40多万人就业。
推动收入分配改革,出台了“民生10条”和“共富12条”,并在全国首次把基尼系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还制定了缩小基尼系数的时间表。经过全市人民共同努力,去年,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占比由2010年的43%提高到了44.2%,基尼系数从0.438下降到0.421。表明重庆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出现逆转。
……
审视这些年重庆的改革与开放,逐一剖析每项政策的机理与效能,可以清晰地发现:重庆不是为改革而改革,为开放而开放,而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改革开放,努力改善民生、缩差共富、推动科学发展。
如何衡量一个地区的改革开放是否成功?邓小平说,主要看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拿出重庆的“答卷”,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逐一比对,答案不言自明。
如何看待重庆探索与实践的意义?此时,就需要重温邓小平另一段话:“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此比对,答案同样不言自明。
20年前,邓小平视察南方,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如今,我们需要拿出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谱写更加精彩的篇章。这是当代国人不可推卸的、神圣的责任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