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举行的全市中医工作会上,我市首个《重庆市中医基本现状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正式出炉。据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首次系统、全面地对中医事业现状进行梳理,为我市中医未来发展提供了依据。
中医服务面高于全国水平
据了解,《报告》对我市中医医疗服务资源状况、运营状况、主要特色和优势以及现存问题进行了调查。
《报告》称,我市医疗机构中有93.85%的医疗机构提供中医医疗服务,服务面大,远高于59.59%的全国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普及了中医特色诊疗,一半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电针仪、颈腰椎牵引设备、推拿床等诊疗设备。而且,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覆盖了排名前5位的中医疗法,包括药物疗法、拔罐疗法、推拿疗法、针刺疗法和灸法。
但是,我市中医特色诊疗仍有不足,如中医医院的中药饮片处方数月平均数为1915.52张,但与全国中医医院4743.16张相比,还有明显差距。
另外,我市中医就诊服务量还有待提高。《报告》称,在调查涉及的医院中,中医床位10213张,占这些医院总床位的15.95%,比全国16.79%的比例略低。每万人口床位约3.56张,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未来5年有万人以上人才缺口
《报告》称,目前,我市尚有1600多名无资质的从业人员在中医诊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提供中医治疗服务。“由于机制不完善、硬件缺失,我市中医药继续教育开展情况确实较差。”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称。
《报告》显示,中医类别医院中,中医药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仅为23.19%。各大医院在引进人才中,西医西药人才平均是中医中药人才的2.5倍,预计未来5年需要新进中医药人员总数达1.33万人,缺口较大。
除了人才外,我市中医药的科研力量还亟待提高。据了解,在我市57所中医类别医院中,仅有8所配有科研编制人员,共60人,占医院职工总数的0.5%,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科研经费上,也严重不足,获得专利、成果量也低于全国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