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在荣昌县观胜镇许友村采访时获悉,该村仅用两年时间就扶持200多户肉兔专业养殖户,发展起年出栏20万只规模的肉兔产业。而带头发展起这项致富产业的竟是村里的31户贫困农民。
“说起这个产业,‘火种’还是县地税局的干部‘播’下的!”养殖户段志刚说,要不是县地税局的干部与他们“结穷亲”,给他们送兔种、送技术、修公路,自己不可能发展起这项产业。
现年60多岁的段志刚过去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20多岁时,在一次下煤窑作业时,不慎被炸药炸残双手,此后十指不能紧握,提不起重东西、干不了重活,家庭十分贫困。
在许友村,不仅缺劳动力的农户穷,不缺劳动力的农户也穷。许友村位处观胜、仁义、合苞、铜鼓四镇交界之地,距县城30多公里,距观胜场镇有11公里,地理位置偏僻,交通落后,属全县为数不多的市级贫困村。
2010年初,县委组织部将许友村列为县地税局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活动的联系村,局里的41名机关干部与村里的41户贫困农民结成“穷亲”,局长田野的“穷亲”就是村里最穷的段志刚。
“光靠‘输血’断不了许友村的‘穷根’!”田野说,刚与村民结成“穷亲”时,他们虽然也送去了不少慰问物资,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贫困面貌。为此,他们决定为村民培育一个增收致富项目。
发展什么项目好呢?他们邀请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的农业专家论证,最后确定了肉兔产业。于是,地税局的41名机关干部每人出资400多元,给每户“穷亲”送去了10只种兔,并请专家定期给他们作技术培训。
“养肉兔周期短、见效快!”段志刚说,种兔一年要繁殖七八胎,每胎生七八个,养两个月就可出栏,每只利润至少15元,一年下来,他就有五六千元。而且,养肉兔是个轻体力活,虽有肢残,也可完全应付。
段志刚见养兔有利可图,每繁殖一批肉兔后都筛选一部分留作种兔,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去年,段志刚共销售肉兔近1500只,净赚2万多元。随着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段志刚原有的圈舍已经不够用了。“修个新圈舍!”去年底,田野拿出3000元,并帮他从县残联争取了5万元创业资金,很快就修建了一个400多平方米的新圈舍。段志刚说,有了这个新圈舍,今年的出栏规模至少有5000只。
最初养殖肉兔的41户贫困农民,虽有10户因种种原因退出了,但更多的农民却参与了进来。现在,全村已有200多户养兔专业户,占全村总户数的1/3;肉兔产业成为该村的第一支柱产业。
为进一步推动肉兔产业发展,去年10月,荣昌县地税局还多方筹资40多万元,帮许友村修建了一条2.5公里的农村公路,大幅降低了养殖户的物流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