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重庆市社会保障情况》统计分析报告指出,2011年,我市社会保障工作得到“民生10条”和“共富12条”政策体系的强力支撑,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实现了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为重庆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
2011年,全市社会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长,实现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全覆盖,“五险合一”管理体制初步形成。
据统计,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城镇企业已有633.09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比2010年增加63.32万人,增长11.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58.48万人,同比增加52.26万人,增长12.9%;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331.79万人,同比增加65.93万人,增长24.8%;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14.86万人,同比增加40.59万人,增长23.3%。各项指标与2010年相比均有大幅度增长,社会保险扩面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此外,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也快速推进。截至2011年底,全市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2.69万人,比2010年增加9.96万人,增长43.8%;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3.60万人,同比增加19.30万人,增长18.5%。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占全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比重达37.3%。
新增就业总量创新高
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就业政策,出台资本金补助、贷款融通、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鼓励创办微型企业,激发了广大市民创业热情。2011年,全市新增就业人员达55.02万人,创历史新高。
失业人员数量大幅减少,城镇登记失业率不断下降。2011年底,我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比2010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我市坚持培训促动就业,继续扩大职业技能培训规模,使劳动者技能水平整体得到提高。2011年,全市职业技能培训人数达213.80万人次,比2010年多74.7万人次,增长53.7%。
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
2011年,我市在不断加大改善民生财政性支出的同时,还创新举措出台新政,全面建立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物价上涨“双联动”机制,提高城乡低保、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保障标准,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得以进一步改善。
据统计,2011年,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30.82亿元,比2010年增长27.8%。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6.66亿元,比2010年增加2.83亿元,增长20.5%;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4.16亿元,比2010年增加3.87亿元,增长37.6%。
同时,我市还对困难群体优先提供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积极支持和鼓励城市低保人员、就业困难人员、低收入困难群众尽早就业和再就业,呈现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人数双双下降的良好态势。
2011年底,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为82.10万户,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58.19万人,分别比2010年减少7.99万户、19.46万人。我市城乡低保居民就业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民生水平显著提升,缩差共富成效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