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别致的13个文化公园、唯美大气的11个大型文化广场、各具特色的8幢大型文化建筑、精雕细琢的23组主题文化雕塑、全面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有吸引眼球的11个文化品牌…….
这是近年来永川区大手笔投入文化建设,在城乡间结出的累累硕果。
昨日,记者从永川区了解到,近5年来,该区文化投入累计达30.3亿元,其中文化基础建设投入近28亿元,文化事业、重大文化活动等投入2.3亿元,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人、以文建城、以文兴业”的文化发展路径。
城市文化是为市民创作的“大作品”
芦苇摇曳,湖水涟漪,垂钓者的雕塑,静坐湖边惟妙惟肖。
每个傍晚,漫步凤凰湖畔,对在重庆文理学院任教的张宇老师来说,都是一件惬意的事儿。
“每逢过年过节,凤凰湖公园的热闹劲儿更足,民俗表演,红歌队等等轮番上场。不少市民在湖边锻炼,休息的时候就能看看表演,既锻炼了身体,又享受了文化大餐。”昨日,在湖边散步的张宇老师拉住记者的手,讲起了老百姓们的丰富文化生活。
“一批富有永川特色和城市标志性的雕塑,如海棠香国、茶山神女、竹林七贤、五个永川等,都受到了老百姓的热捧,成了茶余饭后的最佳休闲地方。”永川区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该批雕塑规划的艺术家团队来自四川美术学院,曾参与整个重庆城市雕塑规划的制定工作。
永川区区委书记胡际权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永川打造文化的理念,就是将城市当作一件“大作品”,以自然山水为“画布”,以人文风情为“颜料”,用心绘就“茶竹永川、休闲之城”的人文画卷。
记者在永川城区看到,即使在渝西广场这样商业氛围浓厚的商圈,也利用1200米河道栏杆,装上了260 幅体现永川文化底蕴的栏板雕饰,向市民讲述着流淌了1200年的永川记忆。
文化“种进”老百姓心底
每周末,永川区大安镇铜鼓村岩石四社的70岁老人郭方武,总是风雨无阻地来到村上的文化活动室排练。
他是村里文艺表演队28位成员中的一位。这个身份,令老人感到很自豪。
“天气降温,下雨道路溜滑,劝他们把今天的活动延期,结果没得一个队员同意,瘾子大得很哦。”昨日,铜鼓村党委书记邹昌荣,这位大嗓门的老书记一提起着表演队的劲头,就是一串“哈哈哈……”的笑声。
铜鼓村人的文化生活,只是一张永川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缩略图”。
永川区将镇街、部门、村、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加大考核比重,并跟踪问效,定期公布“成绩单”。
同时,在城区文化硬件建设上,永川区高标准建成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建成3家共2000余座位的电影院,启动建设永川古城、博物馆、大剧院、锦云书院、棋院等六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并实施“城校互动”,免费开放场馆,与城区20所职教院校共享文化设施,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保障市民文化权益。
胡际权表示,近年来,永川致力于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保障市民文化权益。在全市率先实现广播电视、农家书屋、信息共享工程、文体中心、惠民电影“五个全覆盖”,扶持发展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演艺团体,实现从“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