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1982年,市民刘定全在嘉陵江边拾到一枚古代印章,他把它捐献给了当时的重庆博物馆。
经过鉴定,这枚随手拾得的印章,重108.95克,含金量96%,而在文物价值上,更是一件无价之宝——汉代“偏将军印章”龟钮金印。金制官印流行于汉晋时期,目前全国共发现26枚,其中两汉金印仅存15枚,实为稀罕之物。
在2005年的“三峡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评选中,这枚印章排名第四。而排名第五的《唐伯虎临韩熙载夜宴图》,也是1952年由市民汪策捐献的。
三峡博物馆跻身国家级,捐献文物功不可没
在去年三峡博物馆六十周年庆的时候,《景仁怀德——中国三峡博物馆60年捐献文物精品展》隆重推出,观者如云,但是由于和其他展览冲突,只持续了一个多星期就闭幕了,很多未能前往的市民都觉得十分遗憾。今天,这个展览重新复展并将持续到4月底结束。三峡博物馆馆长黎小龙说,再次推出这个展览,意在向社会褒扬捐献人作为收藏家、艺术家珍爱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义善之举,无私奉献社会的高尚之心,并向60年来300多位捐赠者表示感谢和敬意。“仁”“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以这个展览要以“景仁怀德”命名。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西南博物院,到后来的重庆市博物馆,再到如今的三峡博物馆,“捐献”这两个字,一直贯穿在博物馆的馆史之中。如今已经跻身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培育单位的三峡博物馆,年接待观众达160万人次,其收藏的近18万件(套)文物中,约1/6来自捐献。
“如果没有这些捐献文物,三峡博物馆的影响不会有现在这么大。”黎小龙说。
新中国成立初期,个人捐赠是传世文物入藏的最主要来源
今年63岁的王薇,住在七星岗业成花园一栋普通的居民楼里。买菜、做饭、散步、搜集资料、写点东西,她和老伴一起享受着退休之后的悠闲时光,日子恬然而平静。
2011年5月22日,齐白石最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4.255亿元拍卖成交,创造了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价格的新纪录;就在同一天,齐白石的《花鸟四屏》的拍卖成交价是9200万元。
王薇对这些毫不知情。
但她的祖父王缵绪,曾经被称为“齐白石的贵人”,手上拥有多件齐白石的作品,随便留一件给后人,在如今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这些作品,如今静静地躺在三峡博物馆的一角。1952年,王缵绪将手中的历代书画300余件(套)捐赠给西南博物院(三峡博物馆前身),当时鉴定的专家惊呼:“这些几乎全是精品!”
新中国成立初期,个人捐赠是传世文物入藏西南博物院的主要来源之一,以王缵绪、卫聚贤、申彦丞、汪云松等30余人为代表的个人捐赠,不仅数量巨大,且价值甚高,其中不少为抗战民间“西迁”文物。抗战时内迁重庆的卫聚贤捐赠文物达929种、18400件,而申彦丞则捐献6700件个人收藏。王缵绪捐赠的300余件历代书画,一级文物44件(套),二级文物96件(套),其中有南宋马麟的《院画册》、元佚名的《仙山楼阁图》等精品。
60年来,捐赠从未中断
在1955年西南博物院改组为重庆市博物馆后,一直到“文革”前,也陆续有热心人士捐献文物。
改革开放后的1983年,原中联部副部长李初梨将书画、陶瓷器、铜器、紫砂、砚台等534件文物捐献给重庆市博物馆,他与夫人刘均前后共捐献600多件文物。李初梨是在党的三中全会后最早向国家捐献大量珍贵文物的党的高级干部,他的无私行为在党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为此,《李初梨捐献文物展》自三峡博物馆开馆以来,就一直在四楼有着自己的位置。
进入21世纪后,在文物艺术价值持续攀升之时,捐献更能彰显捐献者的高风亮节。就在去年,四川美院老教授杜显清向三峡博物馆捐献了自己历年的精品画作69幅,这让黎小龙心潮澎湃,他特意撰文说,书画界素有“藏德”一说,藏品精谓“金藏”,保藏善谓“玉藏”,藏于国可谓“大藏”,是收藏的大智慧,“杜显清先生向我馆捐赠其绘画精品达69幅,是其藏志藏情和大智慧的体现,有功于国,有福于民,亦有德于本馆。”
黎小龙的这些话,不仅仅是在褒扬杜显清老先生,也是对历年来所有无私捐献者的最好的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