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江津区李市镇孔目村的村民肖苏明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能够住上崭新明亮的房子。
肖苏明的祖屋原来在距离新居大约300米左右的山腰上,260平方米。面积不小,却早已破旧不堪,值不了几个钱。
她家换房的机会,因为我市试点的“地票交易”而到来。
矛 盾
所谓“地票”,指包括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过复垦并经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产生的指标,以票据的形式通过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拍卖。
我市“地票”交易制度创新的一个大背景是:征地矛盾愈演愈烈,而广大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却大量闲置。
重庆市近十年来城镇化率提高了25%,但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率不到1%。以江津为例,全区近40万农户中约有23%已经完全放弃了农地耕作,闲置或半闲置的建设用地粗估可达近3万亩,不少农民进城镇生活后,农村老宅无法处置变现只能任其闲置。
此外,城镇建设用地“先占后补”的模式,占地在先是刚性的,补地在后是柔性的,往往“只占不补”、“占优补劣”、“多占少补”,很难保障补地的数量和质量,长此以往必然造成耕地总量减少和生产能力的下降。
2008年12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我市成立了全国首个农村土地交易所——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在重庆市远距离、大范围置换的“地票”交易。
探 索
据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总裁董建国介绍,为保证地票稳妥、严格、科学的交易,我市“地票”交易程序设置得非常精妙。
地票运行过程分为复垦、验收、交易和使用四个环节,即:以规划和复垦整理规程为指导,在农民自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的前提下,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扩展边界以外的农村建设用地实施复垦。由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农业、水利部门,对复垦产生的耕地进行验收,从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把关,在留足农村发展空间的基础上确认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地票在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公开交易,具有独立民事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均可参与竞买。购得地票的主体选定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的待开发土地,凭地票办理转用手续后,国土部门按规定组织供地。
有媒体评价称,我市的“地票”交易,解开了“城市发展扩张缺乏空间,农村建设用地闲置”的疙瘩。
在土交所成立的当天,君豪酒店竞拍现场,080001号地票的拍卖高潮迭起。1280万元的起拍价,不到半分钟,就经10多次竞价迅速飙升至2000万元。
“2560万元!”重庆玉豪龙公司董事长刘树森举起手上的3号牌。
“砰!”
中国第一张地票落槌成交!
多 赢
截至2011年底,我市地票已累计交易8.9万亩,不仅有效激活了城乡要素市场,破解了建设用地困局,还有效推动了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加速了城乡统筹步伐,更为重要的是,农民的“死资产”得以变现,农民直接获得增值收益124亿元,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上有了新突破。
肖苏明便是受益者之一。肖苏明算了笔账,原宅基地复垦成耕地后,除去原房屋占地面积之外的复垦地,每亩可获得1000元补助。按孔目村“巴渝新居”建设标准,一套房子11万多元,肖苏明家购房省去了一半多的购房款。
目前,肖苏明所在的村已有32户村民通过宅基地复垦,获得购房优惠或补助,住进了村里统一规划建设的新居。原来山坡上错乱无序的房子已经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耕地。通过复垦,全村腾出了数十亩耕地。
此外,企业也在地票竞买中获得了机会。
2009年12月,龙湖地产以9700万元购得0047号地票1000亩。2011年1月30日,龙湖地产使用0047号地票并在北碚区歇马镇购得968亩,其后通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拍挂取得该宗土地的使用权。
龙湖地产负责人说,过去拿地,政府推出地块,企业参与竞拍,企业了解地块时间短,难以在城市化中形成与城乡规划实施的战略互动。然而,有了地票制度后,企业可以提早根据政府规划作出项目规划设计,并持地票向政府提议将规划地块及时推入市场,从而使企业的发展意愿与宏观规划意志得以有机的结合,实现农民受惠、城市开发、企业发展的多赢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