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月14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举行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吴良镛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我们感慨他们的学术成就的同时,也不妨看看他们学术之外的一些表现。谢家麟院士热爱科学、淡泊名利、爱好广泛。他总结自己漫长的科研人生时,最念念不忘的是同事、助手、学生。吴良镛院士除关注学术之外,还有良知有正义。他批评众多城市建设面临着重重误区。面对北京的旧城开发,他警告存在过度倾向,提醒北京有可能成为“二手货城市”。对于一个大师来说,仅仅有学术还是不够。一个大师,既应该在学术上树立标杆,也应该在品格上成为社会风向标。谢家麟、吴良镛两位大师的学术为人所景仰,他们的品格,同样为我们所景仰。
这些获得最高科技奖的大师们
谢家麟院士在办公室(2010年1月摄)。新华社发 (刘捷 摄)
“我是很一般的人,既不十分聪明,也不十分能干。我能获奖,说明一个人不管资质如何,只要不断努力,就能取得成绩。这个奖虽然是颁给个人的,但我认为这是对我们整个加速器团队的肯定,是对几代人工作的褒奖。”——谢家麟
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谢家麟:不负今生
翻开新中国的科技史,“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彪炳史册。这项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关注和大力推动下建成的大科学工程,不仅让我国高能物理研究领域一举跻身国际领先行列,提升了我国精尖制造业的水平,而且其产生的高性能同步辐射光在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等众多领域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产生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说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就不能不提到这位科学家——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谢家麟。曾有不少人向这位已过耄耋之年的老人问起当年是否经历种种困难,他总是微微一笑:“什么叫科研?科研就是要解决种种困难和问题,在无路可走时走出一条新路。”
2011年11月10日,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资料室,吴良镛院士接受媒体联合采访。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建筑师与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而每个时代又对建筑师的要求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样改变,一定要牢记对人的关切,同时,建筑业需要具有赴汤蹈火的热情和无限的忠诚。”—— 吴良镛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建筑学家吴良镛:我很关心梁林故居
吴良镛1922年5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1949年毕业于美国匡溪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投身新中国建设。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
吴良镛是新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六十多年来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呕心沥血,勤耕不辍,为城乡建设领域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他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良镛印象:匠人营国
新闻背景: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良镛院士
建筑大师吴良镛:倾其一生构建“人居环境”(图)
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良镛:筑梦人生
2000——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至2010年,共有18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上排从左至右:吴文俊(2000年)、袁隆平(2000年)、王选(2001年)、黄昆(2001年); 下排从左至右:金怡濂(2002年)、刘东生(2003年)、王永志(2003年)、叶笃正(2005年)。新华社发
上排从左至右:吴孟超(2005年)、李振声(2006年)、闵恩泽(2007年)、吴征镒(2007年)、王忠诚(2008年);下排从左至右:徐光宪(2008年)、孙家栋(2009年)、谷超豪(2009年)、师昌绪(2010年)、王振义(2010年)。新华社发
大师学术之外还有品格
新华网评:大师学术之外还有品格
谢家麟有着诗词、小说、音乐等众多爱好。“峭壁夹江一怒流,小舟浮水似奔牛。黄河横渡混相似,故国山河入梦游”,这是他1951年写的诗。谢家麟胸怀宽广、淡泊名利,他总结自己漫长的科研人生时,最念念不忘的是同事、助手、学生;他对科学始终充满了兴趣,进入80岁高龄,还带着博士生,开展创新研究。由此可以看出,谢家麟与人们平时理解的科学家,有着很大不同。他热爱科学、淡泊名利、爱好广泛,同样值得称道。
吴良镛院士在学术之外,同样有着精彩表现。吴良镛屡屡“怒发冲冠”,他批评众多城市建设面临着重重误区。面对北京的旧城开发,他警告存在过度倾向,提醒北京有可能成为“二手货城市”;他痛惜,北京旧城以剃光头的速度和方式进行改造,“已经像一个瘌痢头”,“出现一片片‘平庸的建筑’和‘平庸的街区’”。吴良镛所作所为,更像今天所热议的“公共知识分子”,他在关注学术之外,还有良知有正义。
最高科技奖背后的“大师之大”
由于专业的不同、关注的不同,不应该要求所有学者都像吴良镛院士那样,关注时事、直击时弊。这里的品格,既包括在权贵面前的精神独立,也包括在学术上的求真务实,还包括在面对大众时的博爱情怀。像谢家麟院士这样淡泊名利,进入80岁还坚持带学生,同样是品格的体现。这样的科学家,同样为我们珍惜。
有人曾经感慨“大师之后再无大师”,此感慨很大一部分指向的就是品格。谢家麟、吴良镛两位大师的学术为人所景仰,他们的品格,同样为我们所景仰。
大师之大不仅在学术之大
对于一个学者来说,学术是立身之本,大师之大首先在于学术之大,但对于大师来说,仅仅有学术还是不够的。一位大师,既应该在学术上树立标杆,也应该在品格上成为社会榜样。无论是研究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品格都应该是灵魂,品格应该是学人的自觉追求、永远追求。这里的品格,既包括在权贵面前的精神独立,也包括在学术上的求真务实,还包括在面对大众时的博爱情怀。
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 资料图:酒店效果图 云南网发
没大楼就出不了大师吗
奢华有损高校形象,简朴不失大学风范。行笔至此,又想起了梅贻琦先生的那句格言——“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遗憾的是,至今还有人没有深刻领会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尤其是对于昆明理工大学来说,更当警醒:可以没有“大楼”,但不能没有“大师”。没有大楼不丢脸,没有大师才丢脸。
昆明理工大学建盖五星级酒店 酒店豪华校舍寒酸
新华网昆明2月2日电(记者王研)春节长假之后,一则关于“昆明理工大学建盖五星级酒店,校方称为不丢国人脸”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关注。公众在对此事热议之余,甚至创作出了“丢脸体”进行讽刺。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追踪调查。
记者查询后发现,事情缘于1月31日一条“五星酒店现身昆明理工大”的微博。该微博称昆明理工大学内出现了一个五星级的豪华酒店,校方称盖酒店是“由于需要接待来校访问、交流的外国政府要员、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一部分长期入住的外国留学生,人家来访问,自己搞得那么寒酸,难免丢中国人的脸”。
有大楼才能有大师?中国大学为何“爱慕虚荣”?
其实,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许多大学的办学经费比我们多得多,但校园大都古朴简约,他们把钱重点花在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上,并不搞豪华的大楼和校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首任校长吉尔曼有个原则:将霍普金斯的钱用于“人”,而不是“砖块和灰浆”。他曾说,“大学的荣誉应该取决于教师和学者总的品质,而不应取决于人数,更不应取决于供他们使用的建筑物”。这与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的“大楼”与“大师”的论述异曲同工。
今天还有没有产生大师的土壤
今天已无产生大师的土壤?
《南渡北归》作者岳南,上周末来到东方艺术中心,以 “南渡北归——抗战中的教育、学术与战后的分流”为题开讲。岳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写作这本书是为了让今天的人们了解,那个动乱年代还有这样一群人在以这样的方式和精神面貌生活着,同时他感叹道: “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今天我们已经没有产生大师的土壤,我们所拥有的,更多的是伪大师。
多在培育大师生长的土壤上用心思
大师做学问,需要一张安静的书桌,需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坚持和坚守、对民族文化的信仰和忠诚、对国家民族的大仁大爱;需要有坚持真理、敢说真话的胆魄、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伟大的人格力量;更需要有良好的学术土壤和生态环境。大师者,既源于自身禀赋,亦有赖于其生长的土壤。钱学森、贝时璋、季羡林、任继愈、杨宪益,这一辈学人之成功,除了各自的优异学术禀赋之外,坚实学术根基、健全学术人格和时代学术生态是重要条件,舍此难以承受起培植和繁育大师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