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位于渝中区凯旋路的蒋介石重庆行营旧址(以下简称“行营”)的拆解工作正在进行,拆解后的“行营”未来将面临怎样的命运?昨日,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他们表示,“‘蒋介石重庆行营旧址’不是拆除,而是原貌修复,修复后将作为抗战历史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行营”本月底拆解完毕
明年10月完成原貌修复
昨日下午,记者在渝中区凯旋路看到,原来两楼一底的“行营”墙体已被拆掉2/3。工人们站在废墟上拆卸砖木,拆卸下来的青砖被运到工地一角,一一整齐堆放,估计约有15万块。几个拆下来造型别致、保存完好的砖石,由两位工作人员用发泡塑料仔细包裹,堆放在一旁。
“那些拆解下来的门窗、门垛,我们都分别用塑料纸包裹并一一编号,每天我们分三班轮流看守。”一位名叫朱大武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记者粗略估算,除去青砖,堆放在一起的大小旧址构件约有100多块。
“所有的拆卸工作将在本月底结束。”朱大武说。
据渝中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行营”原貌修复预计将在2013年10月竣工,修复后的“行营”将作为抗战历史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并非“梁、林故居被‘维修性拆除’”翻版
“蒋介石重庆‘行营’被拆了,这是梁、林故居被‘维修性拆除’的翻版哟!”连日来,不少市民和网友纷纷提出类似的质疑。
对此,渝中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行营’不是拆除,而是原貌修复,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并向公众开放。这与北京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违规、擅自拆除完全是两个概念。”
该负责人称,“行营”的修复工程从2011年初开始启动,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和程序进行。通过前期的可行性论证、现场测绘、方案设计等程序,2011年7月,修复方案通过专家论证,11月通过重庆市文物局审批(渝文广行管〔2011〕—219)。
“目前,‘行营’正在进行‘落架拆解’工作。我们将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建筑的砖、梁、门、窗、楼梯、扶手等文物构件,以便修复时使用。”该负责人还称,修复工程的施工方是具备国家文物局颁发的文物保护资质的落架工作实施单位。
为什么不在原址上修复
未拆的“行营”离解放西路的大马路约30来米,根据相关修复方案,修复后的“行营”将位于更靠近马路的位置。
“行营”为什么不在原址上修复?
“目前,‘行营’旧址损坏较为严重,几乎不能再用了。”市文广局相关负责人说:“这其中包括:建筑主墙体部分缺失与坍塌,并且有受潮和雨水侵蚀的现象;屋内地面木地板受虫蛀影响较重等。”
“原貌修复‘行营’,我们从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既尊重历史,又尊重现实的原则上考虑的。”渝中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称,其一“行营”周边危旧房已拆除,若仅在原址原地上修复,“行营”势必会淹没在其他新建筑中。其二,按照渝中区控制性规划,该地块(编号H4-6地块)被规划为复旦中学教育用地。目前,由于旧房改造和多个市级重大项目建设,渝中区校园布局进行了重大调整,十多所学校合并,迫切需要对复旦中学进行改扩建,增加教学空间和教学设施。
“所以,依照‘双赢’的原则,经过多个部门的商议,确定了原貌修复保护方案。”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