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探索创建的社会救助新模式——“慈善爱心超市”,如今发展壮大到421家,为解决群众临时生活困难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深受市民赞赏。15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正其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建立“慈善爱心超市”长效机制,力争年内实现“慈善爱心超市”全覆盖,让更多困难群众感受到社会温暖。
马正其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不但关注带有普遍性的民生问题,出台了“民生10条”、“共富12条”等一系列重要举措,还十分关心困难群体的生活问题。如率先建立城乡低保标准联动机制,将五保老人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000多元,为每名孤儿给予每人每月600—700元的生活补助,大力发展微型企业帮助群众就业创业。每逢节假日,市委、市政府还组织动员广大党政干部访贫问苦,广泛开展节日送温暖活动,带动了一大批社会力量共同扶危济困。
马正其说,“慈善爱心超市”是我市探索创建的社会救助新模式,是政府救助的重要补充方式。从2003年首家“慈善爱心超市”建立以来,很好地发挥了雪中送炭的重要作用。对于这一新型社会救助模式,市委、市政府高度认可,非常重视。不久前,薄熙来书记还亲自实地考察了位于江北区望海花园的“慈善爱心超市”,并要求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推广这一模式,让更多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马正其指出,扶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我市尚有城乡低保对象146万人、农村五保老人16万人、城乡孤儿2万人、重点优抚对象22万人、残疾人170万人、常年受灾困难群众200万人、空巢老人200万人、高龄失能困难老人100万人,关心和照顾好这部分人群,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马正其强调,“慈善爱心超市”为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搭建起了一个送温暖、献爱心的平台,为困难群众提供了更多得到帮助的机会。各级党委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其作为一项常态性的扶贫济困工作长期开展下去。民政部门要把“慈善爱心超市”作为扶贫济困工作的重要抓手,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形式多样的开办方法,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绝不能走形式主义。
马正其要求,年内,在已有421个“慈善爱心超市”的基础上,全市所有街道、乡镇要全面建立起来,实现全覆盖;到2015年,全市所有社区和有条件的村,要全面建起“慈善爱心超市”。同时,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营造人人慈善、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关注困难群体,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重庆慈善总会会长程贻举出席会议,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区县(自治县)政府分管领导领受了工作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