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常住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昨日,重庆市统计局和重庆市1%人口调查办公室(简称“市人口调查办”)联合发布消息称,2011年,全市常住人口为2919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34.38万人,增长1.19%。其中,“一圈”常住人口为1804.54万人,占全市的61.82%。
重庆社科院专家分析称,重庆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业化的加速以及IT等产业的壮大,不仅让重庆城镇化发展在提速,也加速了人口的流动。
全市城镇化率达55.02%
“五个重庆”建设助推城镇化
市统计局、市人口调查办称,2011年,全市常住人口为2919万人。从“一圈两翼”来看,“一圈”常住人口为1804.54万人,比上年增长2.27%,占全市61.82%;渝东北地区常住人口为832.57万人,比上年下降0.47%,占全市28.52%;渝东南地区常住人口为281.89万人,比上年下降0.60%,占全市9.66%。
市统计局、市人口调查办称,2011年,全市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605.96万人,比上年增加76.41万人;全市城镇化率为55.02%,比上年上升2个百分点。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313.0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4.98%,比上年减少42.03万人。
其中,“一圈”城镇化率为66.24%,比上年上升1.89个百分点;渝东北地区城镇化率为38.63%,比上年上升1.68个百分点;渝东南地区城镇化率为31.58%,比上年上升1.62个百分点。
解读
李勇(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在“五个重庆建设”及各种利好政策影响下,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工业化加速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如今,“三环线”已开始布局,日益便捷的交通,将进一步助推城镇化发展;而以万州和黔江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渝东北和渝东南片区,城镇化步伐也将提速。全市正在打造100个特色小镇,未来也将成为城镇化发展的“载体”。近年来,我市出台的一系列措施推进城镇化发展,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则加速了这个进程。
流动加大超千万人外出
经济发展提速使流动加快
市统计局、市人口调查办称,2011年,全市外出(跨乡镇、街道)人口为1004.52万人,比上年增加19.18万人,市内人口流动加大。其中,到市外的人口528.57万人,占全部外出人口的52.62%,比上年增加6.20万人;外出到市内的人口为475.95万人,占47.38%,比上年增加12.98万人。
从“一圈两翼”来看,“一圈”外出人口为512.23万人,占全市外出人口的50.99%,其中,到市外的人口184.18万人,占全市的34.84%;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外出人口分别为374.39万人和117.90万人,分别占全市的37.27%和11.74%。
此外,全市外来人口为121万人,比上年增加16.12万人。
解读
王秀模(重庆社科院产业经济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市内人口流动加快,主要受全市经济发展提速和开放程度扩大影响。“一圈两翼”之间的互动增强,也促进了市内人口流动的加快,如主城到区县投资、区县到主城来工作的现象已很普遍,加快了人口流动。
同时,IT产业和具备传统优势的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人口流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全球IT巨头和代工商前来投资,加大了外来人口比重。
人口出生率同比略降
消费观转变影响出生率
市统计局、市人口调查办称,2011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88%。,比上年降低0.37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71%。,比上年上升0.2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7%。,比上年降低0.62个千分点。
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40,比上年下降0.21;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11.50,比上年下降0.52。
常住人口中,中青年居多。市统计局、市人口调查办称,在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16.89%,与上年相比下降0.0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占71.54%,比重上升0.0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11.57%,比重上升0.01个百分点。
解读
王秀模(重庆社科院产业经济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计划生育观念增强,生育意愿降低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正在影响着我市人口的出生率。过去,父母考虑得更多的是将物质留给儿女享用,现在这样的“消费观”在悄然发生转变。相当部分年轻人选择享受生活,而放弃生育后代。
名词解释
1.常住人口是指在本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或虽居住不满半年但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以及户口待定人口。
2.外出人口是指离开本乡镇(街道)(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