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象中的垃圾厂是什么样子?是不是臭味扑鼻、垃圾遍地?
位于江北黑石子的餐厨垃圾处理厂,颠覆了这种印象:垃圾储运、处理、生产全过程密闭,闻不到臭味;周围草木葱郁,按城市景观打造,俨然一座大花园。
正是这个如花园一般的垃圾处理厂,每日消化着重庆市民上千吨餐厨垃圾,将“潲水油”变废为宝,消除了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经营一座城市,文明不是形而上的空中楼阁,环境宜居、生态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基本机能。而市环卫集团默默扮演着城市美容师的角色,为重庆生态文明保驾护航。
2011年,市环卫集团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其董事长张兴庆说,市环卫集团将再投500万元打造“花园式工厂”,为重庆文明添彩。
变废为宝: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
“潲水油”(餐厨垃圾)不仅污染环境,还给餐桌带来危害。但餐厨垃圾含有大量油脂、丰富的有机物质,蕴含着丰富的生物能源。
2009年,我市对餐厨垃圾进行集中收运处理。市环卫集团引进世界领先的“厌氧消化、热电联产”工艺技术,在全国是第一家。
在黑石子餐厨垃圾处理厂可以看到,厂内的油脂处理车间、沼气发电车间、综合处理车间、应急处理车间4个车间,干净、整洁,整个生产过程全自动化监控,厂区内绿树成荫。密闭的垃圾运输车在厂区进进出出,有条不紊,未见洒漏。
张兴庆介绍,餐厨垃圾进行油水分离,经过酯化和酯交换后生产生物柴油;“潲水”经高温厌氧消化后产生沼气;沼气经过净化处理后发电或生产CNG(压缩天然气)。目前,黑石子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处理量,单日已突破1000吨。到去年底,已累计处理餐厨垃圾33.8万吨,居全国第一。
“重庆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吸引了北京、上海、深圳等20多个城市相继来考察借鉴。”张兴庆说。
以日处理1000吨餐厨垃圾测算,每年可产生沼气2800万立方米,发电3300万度,生产生物柴油8000吨,生产CNG798万立方米,生产有机肥料2.4万吨,每年减排二氧化碳22万吨,变废为宝。
其中,生物柴油、压缩天然气部分可供垃圾运输车使用,有机肥则浇灌园内的花草树木,整个垃圾处理厂形成“绿色循环生态”。
华丽转身:垃圾厂建工业旅游景点
张兴庆表示,今年将再投入500万元,将黑石子餐厨垃圾处理厂建成“花园式工厂”,打造工业旅游景点,成为青少年环保教育基地。
开辟“城市林”,各城市的参观者可以在这里植树;把现有10亩果园,扩大到50亩;规划建登山步道、篮球场等……目前这些设计已做完,计划3月开工,6月开放。
今年6月,黑石子餐厨垃圾处理厂将启动建筑垃圾收运处理,减少的弃土弃渣,不仅可作为垃圾填埋场覆土,还能重新利用生产透水砖等建材。预计明年启动废旧机油处理等,这样一来,垃圾处理厂将成为循环经济产业园,真正让所有垃圾都“变废为宝”。
环卫集团还承担着维护两江四岸洁净的重任。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涨水枯水,市环卫集团的“两江水域清漂队”都要准时出动。13名清漂队员,负责长江、嘉陵江主城区范围长达126公里的江面清漂。
每个队员几乎每天都要在126公里江面走上一趟,汛期垃圾多,则要走两趟,非常辛苦。市环卫集团益康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汛期会对清漂队进行临时扩容,多的时候有四五十人。平时每天打捞的垃圾,一般4-5吨,而汛期最多可打捞30多吨。
尤其是一些重点段,如郭家沱、唐家沱等6个“回水沱”。涨水时,上游会冲来很多木块、垃圾等在“回水沱”聚集,清漂难度更大。
从江面打捞上来的漂浮物,通过垃圾密闭运输车,送往长生桥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水更清,航道更安全。
书记董事长话文明
张兴庆(重庆环卫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全国文明单位,是全面衡量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最高标准,是授予一个企业的最高荣誉。市环卫集团十年创建,始终坚持以服务民生、改善重庆人居环境为己任,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探索符合企业发展的创建之路。成功探索餐厨垃圾收运处理模式,有效消除食品卫生安全隐患,餐厨垃圾收运量和处理技术位居全国第一。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长生桥垃圾卫生填埋场成功处理了主城区70%的生活垃圾,建设了全市最环保、最先进的大学城垃圾中转站;主动接受主城区水域清漂工作,确保了两江四岸的江清岸洁。
精神文明创建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市环卫集团将以此为起点,充分发挥全国文明单位的示范力、影响力、带动力,带动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今年,市环卫集团将与市文明办联手开展“环卫文明行动”,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工作中来,以精神文明促进生态文明,共同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