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出来的鱼水情深 2011年重庆市22.5万干部下访
发布者:重庆
我要编辑
推荐进入论坛
进入我的随笔
时间:2012-02-06 14:37
这是一组生动的数据:去年一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共有22.5万人次干部下访,接待各类问题17.6万件次、群众44万人次,平均每天有数百名机关干部与群众亲密接触。
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结果:市、区县(自治县)两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8.7亿元,共解决处理了14.4万件各类矛盾和问题,有120万群众直接受益。
为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信访问题,解决广大群众的民生问题,从2008年进行信访问题大排查、大调处、大会战,2009年全力打信访积案攻坚战,2010年全面深化“大下访”活动,到2011年推动干部下访群众常态化,我市紧紧抓住加强党同群众血肉联系这条生命线,把握扩大党的执政基础这个着力点,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不断深化“大下访”活动,化解民忧、听取民意、温暖民心、凝聚民力,营造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各级各部门主动深入基层进村入户,由“被动接访”变为“主动下访”,给群众一个明白
去年8月16日上午,巴南区委群众工作部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区长段成刚率区有关部门公开接访群众。“区长,我们的房产证拖了10年都办不下来,问题到底出在哪?”抢先发言的鱼洞街道新农街居民李久伦的话带了点火药味。原来,他们23户居民属农转非人员,但由于种种原因,《国有土地使用证》和《房屋产权证》一直没办下来。在认真听取和分析情况后,会议当场决定:街道与区房管局、区城乡建委等协调配合,确保当月底前办好证。同时,涉事群众均为征地农转非人口,生活确有一定困难,按相关规定免收城市建设配套费。
2008年开始,巴南区确定区委书记、区长每人每月一次公开接访,雷打不动。这是重庆推动干部下访群众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一个小例子。
干部下访群众工作,就是将信访工作的力量和重心下沉、前移到基层,在一线化解处理社会矛盾,在一线贯彻落实民生政策,在一线面对面做群众工作,巩固党的群众基础。
去年初,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推动干部下访群众制度化的决定》,确立了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一项机制、九项制度”,使干部下访群众工作步入常态化、制度化。
各区县(自治县)和市级各部门,按照市委8号文件规定,普遍建立健全制度,细化工作措施,定期研究群众工作、定期下访群众、定期排查调处矛盾等,已由过去的“被动接访”转变为“主动下访”,由过去的“逼着干”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干”、“自觉干”。
同巴南区相似,渝中、合川、万州、长寿、铜梁等区县开展“社区工作日”、“村(居)民开放日”活动,每月确定一天到村社一线工作,现场接受群众诉求、解答群众疑难。
北碚、垫江等区县设立群众工作门户网站、书记(区县长)公开电话、电子信箱,从网络媒体听取群众意见,办理回复群众问题。
江北区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法律工作者、志愿者等参与领导接访群众,信访积案化解,扩大社会参与面,推动“事要解决”。南川区推行“村官信访代办员制度”,北碚区推行“心理咨询”制度,丰富了活动形式和内容,扩宽了群众诉求渠道。沙坪坝区完善“5+1”、“1+X”区领导接访制度,九龙坡实行区级领导包片下访制度等,领导带头,形成了示范效应。
据统计,一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共有22.5万人次干部下访,接待各类问题17.6万件次、群众44万人次,平均每天有数百名机关干部和群众亲密接触。各级干部主动下访,有效减少了群众上访。2011年,全市信访总量、到市信访、集体上访大幅下降。
始终坚持民生导向——有效化解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诉求问题,切实推进“事要解决”,让群众满意
“十年老案,职工安置,全员社保,根本问题,后顾之忧,得以解决。黔供职工,皆大欢喜,家家幸福,衷心感谢。”前不久,石柱县信访办收到了这样一封“四言”感谢信。
事情有些曲折。黔江煤炭石油运销公司隶属原黔江地区,实际经营地却在石柱县。因各种原因,1998年公司全面停产,1999年被吊销营业执照。自1999年开始,原公司职工94人不断上访,要求对公司资产进行清算并妥善安置职工。“大下访”以来,多名市领导直接批示、督办、协调此案,黔江区与石柱县主要领导亲自下访,市与区县相关部门近10次召开专题协调会,最后确定由市和区县多渠道筹措资金800余万元,对职工实施经济补偿,补缴养老保险费,退还抵押金等职工安置工作。截至去年11月20日,除5人因外出暂无法取得联系外,94名上访职工已兑现安置89人。
直辖以来,重庆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但由于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贫富“三个差距”明显。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大量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及特殊困难日益凸显。
敢不敢直面矛盾,能不能化解矛盾,不仅可以看出党员干部面对难题的态度,更能够体现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信访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大下访”工作刚启动,市委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着感情、责任、法律、政策下访群众,推动矛盾大排查,问题大解决。
重庆市委常委会先后7次专题研究部署干部下访工作。市委书记薄熙来多次听取汇报,21次作出批示。市长黄奇帆近一年多来坚持每周批阅群众来信10封,并多次研究解决重大疑难群体诉求问题。市委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张轩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安排10名市领导参与。市里抽调67名厅局级干部、255名市管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先后组成66个督导组深入区县和部门开展督导工作。各区县、乡镇街道和市级有关部门都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挂帅”的领导小组,组织干部进村进厂,到家入户,主动约访,解决问题。
抓信访,既要“扬汤止沸”,更要“釜底抽薪”,实实在在解决问题。重庆努力从政策层面梳理共性问题,按照不突破中央政策底线,不引发攀比和连锁反应的原则系统研究,共梳理群体问题23类58项诉求,已针对21类55项研究出台解决方案,涉及100多万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1.1万名代课教师“代转公”等问题已得到妥善解决。
仅去年一年,市、区县(自治县)两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8.7亿元,其中市财政7.8亿元,区县财政10.9亿元,共解决处理了14.4万件各类矛盾和问题,有120万群众直接受益。为了化解积案,按照全面排查、“清仓见底”的要求,各级各部门梳理交办的2000余件信访积案,全部纳入领导包案范围,明确责任主体,承办人员、办结时限,实行网络化管理,集中力量“攻坚”。截至去年底,各级各部门已累计化解1500余件,为实现2012年上半年前基本化解现有积案奠定了基础。
全面推行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产生,使群众受益
去年3月,我市正式成立群众工作联席会议,标志着全市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进入又一个新阶段。
继市一级之后,重庆所有区县全部成立了群众工作部或群众工作联席会议,联席会议由党委专职副书记任第一召集人,政府常务副职和党委、政府分管信访工作领导任召集人,同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同时,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部门设立群众工作机构,乡镇街道建立群众工作站,村与社区设置群众工作室。这样,就构建起一种全新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群工部门综合协调、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群众工作新格局,实现了信访工作由信访部门“独舞”向群工部门“领舞”的转变。
市联席会议坚持每两月召开1次成员会议,分析研判社情民意,研究解决重大信访问题;区县(自治县)联席会议依托领导干部下访、乡镇(街道)依托“六位一体”平台、村(社区)落实“三项制度”,全年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270年,调处2100件,化解率达92.5%,是近年来化解率最高的一年。全年没有发生大规模集体上访事件、群体性事件和重大恶性安全事件。
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产生,真正让群众受益,绝大多数区县(自治县)和市城乡建委、市国土房管局、市高法院等部门,在重大决策事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中,推行信访稳定风向评估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产生。
如荣昌县在新殡仪馆选址、永荣煤矿棚户区改造、卷烟零售点布局、新公交线路建设、征地政策调整等重大事项实施中进行风险评估,准予实施4项、暂缓实施1项。
梁平县坚持“三不评估三不通过”原则,未经事前调研的不评估、未听取群众意见的不评估、未进行可控论证的不评估;侵害大多数群众切身利益的不通过、多数群众反对的不通过、有重大稳定风险的不通过;年内纳入评估的6个项目中,有4个把关否决或暂缓实施。
长寿区、北碚区、九龙坡区、綦江县、巴南区等区县也对城中村改造、交通客运站点搬迁、市容环境整治、农贸市场整治等重大项目开展风险评估。
随着干部下访群众工作进入常态化制度化,“大下访”开始向两头延伸。向前,研判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评估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想办法把问题化解在萌芽和基层;向后,进行政策释疑,开展教育疏导,推动解决问题,尽可能做到“案结事了”。
更为重要的是,“大下访”推动实现了干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工作方式和工作效果的转变,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脚跟、坚持群众路线。
2011年,全市群众信访总量、到市信访量、群众集访量,与活动之前的2007年相比,大幅下降。香港《亚洲周刊》刊登长篇报道,称赞重庆的“大下访”活动,“解决的不仅是访民的实际问题,而是捡拾起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等传统价值。”
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对此的评价更加朴素实在:“干部下去了,民意上来了,问题解决了,民心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