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家乡工作 成为一种潮流 建好“蓄水池”留住人才
发布者:重庆
我要编辑
推荐进入论坛
进入我的随笔
时间:2012-02-03 15:01
快到大年了,荣昌农民工傅子华和妻子不再急着收拾行李赶火车南下。因为,他们已在家门口找到了新工作,“收入不低,还能照顾家里,不用与家人分离了。”
傅子华所在的观胜镇许友村,过去有862人在外打工,到往年这个时候八成人都走了,而现在只走了一半。以村长廖维宽的话来说,“留下来的一半,都是工作有着落了。”
来自重庆火车北站的数据表明,1月28日,初六,发送的民工比去年同期少2万。
种种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返乡农民工今年不再外出打工了。
劳务经纪人重心内移
春江水暖鸭先知,农民工就业的这种变化趋势,最先感知的是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劳务经济人。
“现在十个电话咨询,找市外工作的只有两三个,绝大多数都是托我在主城和开县找工作。”开县劳务第一人——在北京打响“金开”品牌的总经理黄忠义有些感慨地说。
他去年共为市内输送农民工3600人,占输送人数的80%左右。而在前些年,这样的比例正好倒过来。“没有农民想离乡背井,现在重庆机会多,发展快,只要能有个好收入,都想在重庆就近就业。”他说,现在外出打工的一般都是20来岁左右,想出去闯一闯的年轻人。
就在春节过后,他的公司组织了两场针对重点企业的招聘会,促成200多返乡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成效斐然。他对今后劳务市场发展走势的判断是,“输出趋势还是存在的,但转移重心是在市内。”
各大园区有了人力补充
返乡农民工多了,工厂人手齐了,效益也跟着上去了。这在内地不少工业和农业园区,能明显体会得到。
荣昌傅子华的新单位是位于该县板桥工业园区的凯歌电子,是全市笔电基地的重要配套企业之一,总部在深圳。傅子华等30名返乡农民工的加盟,让企业老板郭荣宽倍感欣喜。
“作为制造电板的技术企业,技术工人是第一资源。”郭荣宽告诉记者,决定从沿海往内地迁,有很大部分原因就在于沿海的工人比较紧缺。
为此,企业开出了“不比沿海差”的待遇。去年九月份生产线正式投产时,招了200多人,生产还不饱和;现在过节了,大量农民工返乡了,前来咨询的人源源不断,有时候一拨就会来几十个人。
“有了人,在外拉订单就有底气了,后劲也有了。”郭荣宽笑得合不拢嘴。
据介绍,春节前后,荣昌县就业部门共为板桥工业园区输送了2300余名返乡农民工,极大地满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
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全市首批返乡创业园——酉阳小坝园区。该园区所在地桃花源镇的1万多名青壮劳动力,今年约有2000余人留下来就近就业。
建好“蓄水池”留住人才
留在家乡就业创业,正在成为一种潮流。
市工商大学副校长、区域经济研究专家黄志亮形容这种潮流,“既是农民工自身的逐利而动,也象征着重庆与沿海地区,在争夺熟练工人的时候具有了一定的博弈能力。”
他表示,最近几年重庆承接产业转移,结构调整迅速,再加上城乡统筹改革实验对农民工释放的巨大利好,正在逐步完善“劳动力丰富—吸引企业转移—创造大量岗位—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吸引更多企业转移”的链条。”
如何维持并引导这种趋势,建好“蓄水池”是当务之际,也是对政府的一道考验。
目前,市人社局正在力推就业信息渠道建设。市劳务办介绍,今年将大力扶持劳务中介,形成“企业—劳务公司—劳务经纪人—农民工”的送岗上门和“农民工—劳务经纪人—劳务公司—用工企业”的送人上岗机制。
此外,效率更高的就业培训,服务面更宽的就业资金扶持,以及农民工宿舍等也将逐一跟上……返乡就业创业大潮,将倒逼着全市公共服务和就业政策的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