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不沿边、不靠海,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大山区、大库区一体,境内山川纵横,坡陡谷深,条件艰苦。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底子薄、困难多的地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11.13亿元,同比增长16.4%,经济增速跃居全国第一。此外,工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进出口总额等“五大指标”的增速,也摘取全国“金牌”。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重庆还相继荣膺2010、2011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民意调查显示,2011年市民生活满意度高达90.2%;2011年市民安全感指数为96.51%,位列全国第一。2010年,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满意度也上升到93.8%。
重庆,凭什么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重庆的答案是:我们走了一条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之路。
这条路子,概括起来就是:以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314”总体部署为总纲,改革开放为动力,民生幸福为追求,在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城乡统筹一体化中,既加快发展、又缩差共富,实现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又好又快与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
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认为,我们不是为发展而发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普遍地改善民生,让广大百姓得到实惠。在大发展的同时,要更加关注民生,这是个原则问题,方向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如果我们既能高速、优质地发展经济,又能实现共同富裕,让广大人民群众从内心感到满意,就是在书写历史,就是为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发展探路。
走民生导向的发展道路,是重庆为实现科学发展做出的重要抉择
2007年,时值直辖十年。重庆站到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
当年的全国“两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特意来到重庆代表团参加讨论,并为重庆未来发展导航定向。总书记给重庆提出了“三大定位”,即后来被反复引述的“314总体部署”中的“3”: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如何才能不辜负总书记的重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彼时的重庆,面临一系列挑战。
从国际上来讲,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开始蔓延扩散,并发展成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人凭借廉价劳动力做世界工厂,西方人透支消费刺激经济发展”的世界经济秩序面临改变。
从国内来说,改革开放之初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在经历近30年的狂飙突进后,已显疲态,难以为继。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的力度已经很大,全球领先,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受到限制,而以消费促发展的潜力却未充分挖掘。社会消费相对滞后,矛盾积累起来,无论是微观经济、宏观经济,都会产生很大的麻烦。金融危机的到来,更是“逼迫”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向内需导向型转变。
对重庆而言,“内需拉动”,显得更为迫切。1997年直辖以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重庆这座西部重镇迎来了历史上最快的发展阶段,城市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重庆的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数据显示,200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161.52亿元,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占比高达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当年的外贸依存度仅为13.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三驾马车”中,“消费拉动”的潜力最大。
消费怎么来?老百姓手上要有钱。2007年,重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509元,不仅收入普遍偏低,而且区域、城乡、贫富的差距很大。以三峡库区为主的“渝东北翼”、以武陵山区为主的“渝东南翼”17个区县中有15个是贫困县,集中了全市80%的贫困人口。
市委研究认为,重庆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以改善民生为突破口,以民生改善带动内需、扩大消费、培育市场。“走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之路”,成为重庆决策者不停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过程,还是发展的动力
其后,重庆市委、市政府多次在市委全委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论及这条独特的发展道路。近几年来,重庆市委开了8次全委会,每次都关乎民生,特别是三届四次、七次、九次全委会专题研究民生,提出了众多惠及民生的举措,相继作出了“五个重庆”建设、“民生10条”、“共富12条”等决定,形成了支撑“民生导向”发展之路的三大政策体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近几年来,民生导向的发展之路,主要实现了五个“拉动”。一是民生拉动投资,“五个重庆”累计投入1.3万亿,“民生10条”累计投入3000亿,“共富12条”还将投入1.1万亿,每年拉动经济增长约10个百分点。二是民生拉动消费,2011年,重庆全市商品销售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实现历史性跨越。三是民生拉动就业,仅2011年,重庆城镇新增就业50.8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69.5%。四是民生拉动产业结构调整,近几年,重庆培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化医、材料、能源和轻纺等7大支柱产业,改变了过去汽车摩托车“一枝独秀”的发展格局。五是民生拉动体制机制创新,重庆率先在全国启动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户籍制度改革,率先大规模建设公租房,率先进行房产税改革试点,还设立了全国第一家农村土地交易所,率先开展了“地票”交易。
探索民生导向发展道路,重庆的体会是:民生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之中。市委书记薄熙来说,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过程,还是发展的动力,如果一定要等到发展起来再研究分配、改善民生,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只有坚持民生导向,才能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培育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同时,民生是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抓住民生就抓住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打下了和谐社会的基础。改善民生、促进共富,能大大降低维稳成本。维稳是治标,民生搞好了是治本。
重庆经济领域的改革创新,为民生导向发展之路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发展经济,是为了改善民生;改善民生,需要雄厚的财力作支撑。
市长黄奇帆说,这几年,重庆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民生这个主线,在改善交通条件、建设开放平台、调整产业结构、壮大国企实力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为重庆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打下了坚实物质基础。
实施“一江两翼三洋”交通战略,构筑内陆开放高地。这一战略的内容是:通过长江货轮,通达太平洋;将兰渝铁路连接上“欧亚大陆桥”南线,形成“新丝绸之路”——“渝新欧”国际大通道,直达大西洋;建渝昆铁路,经云南瑞丽、缅甸,通达印度洋。这一极具创新思维的战略,使重庆的交通状况发生历史性改变,一举由“内陆三线”变为“开放一线”。2011年,重庆实际利用外资达105.79亿美元,同比增长66.1%,总量位居中西部第一,增速全国第一;海外投资在2010年50亿美元的基础上,2011年新增到60亿美元。
设立两江新区,打造投资与开放平台。两江新区是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挂牌一年半来,各项工作迅猛推进,累计签约项目541个,合同总投资3000多亿元,到位资金1000多亿元;去年前三季度实现GDP958亿元,增速达23.2%,大部分经济指标增速超过浦东、滨海新区。
调整产业结构,全市产业“升级换代”。在市长黄奇帆的指挥下,重庆创造出笔记本电脑生产的“垂直整合”模式,引入惠普、宏碁等4大品牌商,吸引来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等6大代工商,并吸引来数百家零部件制造企业作配套,形成了“4+6+400”的笔电产业集群,一个年产上亿台笔电、上亿台其他信息终端产品的重大产业浮出水面。重庆还全力建设亚洲最大的云计算实验基地,培育通信设备、集成电路、轨道交通装备等“10个”千百亿级产业集群。
新兴产业狂飙突进之时,传统产业也没有停下升级的步伐。2011年,全国四大汽车集团齐聚重庆,形成了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的汽车产业集群,全市汽车年产量超过200万辆。重钢环保搬迁全部完成,一期650万吨产能项目投产;投资50亿美元的巴斯夫项目开工。重庆的产业结构,实现了全面“升级”。
壮大国有企业,使其成为实力雄厚的“第三财政”。这几年,重庆发挥创新思维,对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以“打包”处置不良国有资产为手段,解开了国企与银行的债务死结。
同时成立政府投融资平台,盘活国企资产,创立八大投资集团,全市国有资产总额由2003年的1700亿元飙升至2011年的1.52万亿元,全国排位由2003年的第19位跃居至2011年的第4位。几年来,重庆国企减少财政支出、上缴国资经营收益、帮助政府投入共计908亿元,其中仅“八大投”就累计上缴财政土地转让收益560亿元,并通过市场化融资,累计向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投资20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三财政”。世界银行针对重庆“八大投”现象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这8家集团带动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已成为重庆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量。”
瞄准“结算型金融中心”,长江上游金融中心雏形初显。2011年,重庆金融业增加值占比达7%,名列全国第三。目前,重庆正以打造全球笔电基地为契机,创新金融、外汇监管方式,简化离岸金融结算手续,全力建设以“离岸结算”为特色的金融中心。已经成功将惠普亚太结算中心“拉”到重庆,办理结算业务300亿美元,形成税收100亿元人民币。据预测,未来三五年内,重庆的加工贸易结算额将超过2500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小贷公司、租赁公司等创新金融以及外资金融机构等也全方位进入重庆,使重庆金融机构的种类在西部地区最齐全,金融辐射的范围也更加宽广。
经济的腾飞,使重庆走民生导向之路有了底气,有了实力。
“五个重庆”建设,为走通民生导向发展道路提供了良好的综合环境
从2008年开始,重庆市委市政府陆续提出“五个重庆”建设。
“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健康”,“五个重庆”建设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是为走通民生导向的发展之路打造良好的综合环境。 这“五个重庆”个个紧扣民生,代表着重庆发展的五个理想境界。对此,市委书记薄熙来曾有过浅显易懂的论述:“森林重庆”是要改善生态环境,让百姓多吸氧;“畅通重庆”是要改善交通条件,主城不塞车,乡村有油路;“健康重庆”要让孩子长得壮,老人活得长,全民活得健康;“宜居重庆”要着力改善百姓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平安重庆”则要增强百姓的安全感。
如今,“宜居重庆”,成为重庆对外交往的鲜亮名片。通过实施“蓝天行动”,重庆空气质量不断改善,2011年重庆主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4天,比上年多13天,提前30天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空气质量标准。2011年以来,随着轨道交通一号线、三号线相继通车,重庆主城交通进一步改善。2009年起,重庆启动主城区居民住宅区综合整治工程,对主城区1.29亿平方米房屋进行综合整治,重庆的“外表”更整洁、干净。近年来,重庆累计建设“农民新村”1912个,建设“巴渝新居”9.6万户,特色鲜明、绿树掩映下的巴渝民居成为一道风景线。重庆的住房还便宜,三年建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征收房产税、限定政府土地出让价等几招,使主城区套内房价降到了每平方米六七千元,令其他大城市居民十分羡慕。
“畅通重庆”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到2011年底,已有3个火车站正在同时建设,连接这3个火车站的10条铁路,也在同步施工;城市轨道交通正以每年数十公里的建设速度全力推进;重庆机场20万平方米的新航站楼与第二条跑道已投入使用,正在建设第三条跑道;“二环八射”高速路网大功告成, “十二五”期间,全市将新增高速通车里程1000公里,通车总里程达3000公里以上,打通省际出口通道17个,基本建成“三环十射三联线”高速路网……一座“高速通周边,主城不塞车,乡村有油路”的城市新景象正在形成。
“森林重庆”,掀起了一场千军万马上山造林的“绿色革命”。自2008年以来,重庆共计投入422亿元,完成营造林1808万亩,种植苗木达到15亿株——相当于每一个重庆人新增了48棵树,全市3年种出了以往30年的树。全市森林覆盖率由开展“森林重庆”建设之前的33%,升至2011年末的39%。2011年11月,重庆正式通过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专家组的验收。
“平安重庆”建设,使群众安全感指数再创新高。打黑除恶,荡涤了罪恶,群众拍手称快。“交巡合一”警务体制改革后,重庆城乡街头出现500个交巡警平台,警力下沉至街面,编织出快速出击、24小时运转的治安防控网络,使居民的安全感指数一举上升至全国第一。重庆还率先创立校园新型安保模式,在中小学、幼儿园设立校警,全市1.1万所学校共配备校警近6000名、安保人员6.8万名,有7000余所学校在校园重点部位安装监控镜头,大部分已实现与公安联网。重庆也是全国最先提出建造标准校车的城市之一,由本地公司生产的“金刚”校车重达8吨,多项技术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2011年,就有3000台“金刚”校车投放到学校。
重庆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重庆2011年群众安全感指数为96.51%,比2010年的95.89%又高出了0.62个百分点。
“健康重庆”,让重庆人活力四射。国家体育总局一份《重庆市建设“健康重庆”体育工作调研报告》显示,“青少年平均身高增长近2厘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国民体质监测抽样合格率达92.6%,一举上升至全国第7位;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幅,超过了‘健康重庆’建设前的1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到了40%……”与此同时,重庆市开展了以“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为主题的“唱读讲传”活动。“唱读讲传”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内容雅俗共赏,群众喜闻乐见,真正达到了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引导群众的目的,强化了人民的身心健康。
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评价说,“五个重庆”建设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居住状况、交通条件、生态环境、安全程度、市民健康水平五个方面为核心内容,制定了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实现步骤,是把重庆从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向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的战略举措,开创了推进城市科学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民生10条”,重在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问题;“共富12条”,重在破解“缩差共富”这一重大课题
坚持走民生导向的发展路子,重庆市委先后出台过两个重大决定。
一个是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作出的《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 》,重庆人简称为“民生十条”。另一个是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作出的《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简称“共富12条”。这两个文件,一个3000字,一个4500字,不讲大道理,只说多长时间内投入多少钱、为哪些老百姓干哪些实事、解决哪些困难,条条都是“干货”,句句实实在在。
“民生10条”着眼于解决城乡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众最关心的10个方面问题,包括就业、住房、医疗、留守儿童关爱、养老等,市政府计划用3年时间投入3000亿元。办好这10件民生大事,既可有效改善民生、惠及千家万户,又可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共富12条”着眼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计划用5年时间,投资1万亿元解决农民转户进城、发展微型企业、农民新村建设、消除贫困等12个方面的重大民生问题。重庆市还明确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将全市的基尼系数由0.43降至0.35,这一极具勇气的宣誓,引起各方关注。
为了干成这22个方面的民生大事,重庆舍得投入真金白银。近几年来,重庆市和区县两级财政50%以上用于民生。2011年,全年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1350亿元,较上年增长46.6%,占到一般预算支出的55%。
令人振奋的是,如此大规模的民生投入,没有让重庆政府囊中羞涩、财源枯竭。相反,伴随民生建设,重庆经济快速增长,重庆连续4年GDP增幅保持在15%以上,并不断攀升,2009年名列全国第三,2010年全国第二,2011年的增速达16.5%,名列全国第一。
薄熙来认为,改善民生,不仅是积德的善举,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这个动力作用丝毫不逊于其它两驾“马车”。改善民生不是单纯“花钱”,同时也能“挣钱”,而且越舍得在民生上花钱,政府就越有钱。
重庆是全国公租房建设力度最大的城市。市政府在3年内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目前已开工2725万平方米,其中2010年开工1300万平方米、2011年开工1425万平方米。截至2011年底,公租房实现4次摇号配租,全市公租房分配量达到了11万套,惠及群众近30万人,累计入住1.5万户、约3万余人。按照规定在城区有固定职业的农民工、新毕业大学生、城市困难群众都可以申请,月租费为每平方米10元/月(套内面积)。
市长黄奇帆曾算过一笔账:公租房基本建设成本2000多元/平方米,3000万平方米就是700多亿,按照建筑行业1比10的投资带动效应,就等于为重庆带来7000多亿元的投资。“从投资规模看,这比任何一个房地产项目都大得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大得多。”
重庆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户籍制度改革,力度之大、效果之好,在全国也无第二个城市可比。这种户籍改革并非是让农民以土地换户籍,转户的农民不退地,仍可以享受到附着在土地上的各项政策。转户后,农民还能获得城市的就业、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五件新衣”的保障。此外,依托重庆土地交易所,愿意退地的农民还能得到相应补偿,比如宅基地按征地补偿等。户改一年多来,重庆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8.6个百分点,没有出现一起强迫农民退地的事件。
大力发展“微企”,是重庆民生工程中的另一创举。重庆出台了发展微型企业的政策体系,扶持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现已创办微企5万户,带动35万人就业,年新增300亿元销售值,为地方创造6亿元税收。鼓励创办微型企业,既是重庆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之策,又将成为当地拉动经济、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途径。
“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不仅是一项德政,也是完善重庆经济布局的必然之举。重庆的东南、东北“两翼”是资源丰富的地区,单是林地资本,就拥有面积4743万亩,占到全市的77%,其中可用于发展林下经济的1000万亩,正等着有识之士淘金。“两翼”的崛起,将为重庆经济装上一部新引擎。
“民生10条”、“共富12条”,得实惠最多的群体是农民、儿童和老人,措施之细、力度之大,令人惊叹。重庆提出,“培养照顾好130万留守儿童”,现在最偏远山区的孩子们,中午都能吃上一顿免费的营养餐,每天可以免费喝上一盒学生奶、吃上一个鸡蛋。近两年来,政府在“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上累计投入资金16.4亿元,惠及学生277万人次。从实施项目来看,“蛋奶工程”累计投入资金6.3亿元,“爱心午餐”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食堂及饮水设施改造累计投入资金7.6亿元。目前,“蛋奶工程”已实现 38个区县全覆盖。
“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等一系列活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民生导向科学发展道路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
重庆市委认为,无论是“民生10条”,还是“共富12条”,要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得要有一支作风扎实、亲民爱民的干部队伍。干部作风实,民生导向的发展道路就走得顺;干部作风漂浮,政策就是一堆口号,老百姓还是得不到好处。
几年前,重庆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5.8%的群众反映“基层看不到干部、有事找不到干部”,27.8%的群众认为“干部下基层装模作样,搞花架子”。老百姓对此的评价朴素而辛辣:“五六十年代能摸到腿(同住),七八十年代能听到声(广播),九十年代能看到烟(小车),现在只能瞧到影(电视)。”
一系列旨在消除干群隔阂、转变干部作风的“大动作”,开始了。
2008年,市委组织部下发通知,在全市8605个村、2308个社区建立“书记接访、成员走访、定期反馈”的“三项制度”,要求党组织书记每周一次接待群众、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每户群众、群众意见定期办理答复。
同一年,重庆大规模启动了干部“大下访”工作。要求各级干部采取定点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座谈走访、驻点指导、专题调研等形式,带着感情、责任、法律、政策下访群众,推动矛盾大排查,问题大解决。
面对机关干部脱离群众问题,2009年,市委在全市机关干部中普遍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党性作风实践锻炼。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参公管理单位干部每年用1周时间参加“三进三同”,其中新招录公务员和新提任领导干部要用1个月时间。同时按市领导每人3户、市管干部每人2户、区县管理干部每人1户、一般干部每个支部1户确定“结穷亲”对象,做到机关全覆盖、干部全参与。
为防止活动“一阵风”,重庆市进行科学的制度设计,完善建立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体系。2010年3月,市委出台《关于在全市机关干部中开展密切联系群众“三项活动”的意见》,将“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固化为“三项活动”,丰富联系群众内容,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使各级干部联系群众具体化、制度化、常态化。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再次将“三项活动”、“三项制度”列入“民生10条”,作为重要内容。
这一整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探索实践,显示了重庆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推进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巩固执政之基的政治远见。
奉节回龙村花甲老人梅贤德提起“三项制度”总要竖大拇指:“我又看到了当年的‘草鞋’作风,党的好传统又回来了。”
“草鞋作风”回来了,干部威信也提高了。在村级换届中,綦江文龙村书记王成伟信心满满:“过去参加选举没有底气,现在不怕了。”
据统计,3年多来,全市基层干部通过“三项制度”累计走访群众5026.3万户次,覆盖97.8%的城乡居民户;建立民情档案21.6万册,群众满意度达96.5%。
去年7月,中央文献研究室一行30人,在副主任李捷带领下深入重庆武隆县最偏远的繁荣村,扎扎实实参加“三进三同”。干部们冒着烈日,与村民们一起采摘金银花,为20亩地除草松土。
李捷由衷表示,“三进三同”“结穷亲”体现了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这一优良传统。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更好避免与人民群众的物理隔离、心理隔阂和观念隔膜,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这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
统计数据显示,3年多来,全市机关干部共有34.7万人次参加“三进三同”,“结穷亲”57.6万户,直接受益群众864.4万人。每年有20万人次干部“大下访”,3年多共接访下访群众280万次,投入127亿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27万余件,直接受益群众680万人。
2010年,全市群众信访总量、到市信访量、群众集访量,与活动之前的2007年相比,分别下降43.2%、22.5%和42.1%;2011年1-10月,上述指标同比分别再下降3.4%、3.5%、7.3%。
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随着这一系列创新实践的深入开展,群众认为重庆党群干群关系“好“或“很好”的比例由以前的56.2%上升至75.8%。不少干部感叹:“干部下去了,民意上来了;问题解决了,民心回来了。”
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虞云耀说,重庆这几年为什么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委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小标题)这几年,重庆经济之“热”、社会之“和”,吸引了全球目光
这几年,重庆经济之“热”、社会之“和”,吸引了全球目光。2011年,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将重庆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城市”之一,《时代》周刊把重庆评为“亚洲最佳投资城市”之一,《财富》杂志则将重庆评为“全球15个新兴商务环境最佳城市”之一。
重庆之所以受到如此关注和赞誉,归因于坚持走“民生导向、共富发展”的路子。这条道路,为中国理论创新作出了生动诠释,也丰富了创新实践成果。它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政治命题,回答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社会命题,回答了发展方式转什么、怎么转的经济命题,回答了如何深化改革创新的时代命题,更回答了重庆交出什么样答卷的战略命题。
实践证明,重庆走通了民生导向的发展路子。这条道路,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新形势下改革发展路径的一次大胆探索。薄熙来说,回过头来看,重庆走民生导向这条路子,心里很踏实,不仅走得通,而且越走越顺当,越走越宽广。
重庆的实践证明,走民生导向的发展道路,是党的根本宗旨的要求,是发展的目的和方向。毛主席有句著名的话,“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三心二意不行,半心半意也不行,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78年,小平同志说:“我们一定要根据现有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江泽民同志说,“要把关注民生作为党长期执政的基石”。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即权、情、利都要围绕老百姓。坚持民生导向,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共同富裕,是党的根本宗旨的要求,也是我们发展的目的和方向。除此而外,不可能、也不会有其他目的。我们不是为发展而发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普遍地改善民生,让广大百姓得到实惠。重庆正因为这样做了,才倍感方向明、干劲足、办法多,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
重庆的实践证明,围绕民生抓改革发展、以改革发展促进民生改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实践。改革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方面天高地广,大有可为。这些年,重庆围绕民生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改革也由在全国“跟跑”到多项“领跑”:率先在全国启动户籍制度改革;建立住房供给“双轨制”,率先大规模建设公租房,率先进行房产税改革试点;还设立了全国第一家农村土地交易所,率先开展了“地票”交易。改革领域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既改善了民生、促进了共富,也为山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重庆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民生导向,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增强发展原动力。从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看,生产力三大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中,劳动者是最活跃的要素。怎样把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说到底,还是要坚持民生导向。围绕民生抓发展,大家都有盼头,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起来了,三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调动起来了,发展才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和社会的合理性,生产力自然会得到大的发展。
重庆的实践证明,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并不矛盾对立,而是相互促进、互相推动的关系。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中,不少地方重投资,千方百计招商引资,而实际上,消费也很重要,搞好了,就有了内需,市场也随之活跃。中西部地区占了国土面积的大部分,在通过改善民生拉动内需、促进发展上,大有潜力可挖。改善民生,可以拉动消费、投资、就业、产业结构调整、体制机制改革5根“链条”,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使政府钱袋子越来越鼓。政府有了钱,就可继续加大对民生的投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所以,改善环境,改善民生,是要花些钱,但和发展经济是个辩证统一的关系。
重庆的实践证明,改善民生,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过去30多年,发达地区大多走的是“先生产后生活”的路子,都是先做“蛋糕”再考虑如何分好“蛋糕”。其实, “蛋糕”如果分得不公平,做“蛋糕”的人就没有积极性,这“蛋糕”就总也做不大。只有把“蛋糕”分得公平合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的老百姓,才会有巨大的积极性,社会才稳定和谐。改善民生、促进共富,能大大降低维稳成本。其实,维稳是治标,民生搞好了是治本。老百姓都是通情达理的,这些年,重庆努力落实“民生10条”、“共富12条”,群众生活好了,社会自然就稳定了。老百姓真心实意地拥护党和政府,齐心协力谋发展,何事不成!
重庆的实践证明,走民生导向的发展道路,可以切实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领导干部经常要想的“共性”问题,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脑子里一定要装着百姓。民生导向之路的执行者,是各级干部。干部沿着民生导向之路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群众当然欢迎、拥护。重庆市还将改进干部作风写进了“民生10条”之中,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特别是“三项制度”、“三进三同”、“结穷亲”、“ 大下访”等活动,有效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提高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