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起,梁平“天胜电子”由小规模纳税人变身为一般纳税人,每月纳税总额由1万多元增加到4万多元。
“纳税额的增加,见证的是小苗逐渐成长为大树的过程”,天胜电子老板、梁平返乡农民工谭天胜说,税收增加并非意味着负担,而是企业发展壮大的表现。
据了解,一般纳税人的门槛是年产值50万元,而天胜电子目前的月产值已经逼近30万元,照此态势,年产值实现400万元并无太大悬念,而迈过500万元大关,它将成为规模企业。
而在一年前,这家“准规模企业”还是一家微企——10万元注册资金,政府贴了3.6万元,员工仅3人。
一年时间,这家靠为某笔电企业做加工贸易的配套企业,已经在梁平两个工业聚集区建立分厂,产品线包揽7种微电子产品,提供的就业岗位超过160个。
企业快速扩张的背后,是该县全民创业热情的高涨和相伴而生的市场主体数量的陡增。2011年,梁平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584个。特别是微企,从2010年148个,增长到2011年末的1048个,增幅达600%。
梁平市场主体数量陡增和经营水平较大幅度提升的原因何在?
市工商局微企处处长聂刚认为,从全市各区县发展市场主体的经验横向比较,梁平的特点在于针对返乡农民工群体有的放矢地制定政策,从而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抓住了增加市场主体的机遇。
梁平县委书记李志雄介绍,在梁平,由返乡农民工创办的各类市场主体,占新增量的六成。这意味着,在2011年梁平新增的5584个大小老板中,有3350个是返乡农民工。
在用工荒和城乡务工收入水平客观存在的大背景下,梁平返乡农民工为何热爱在家乡创业?“一靠情感留人,二靠创业引导。”李志雄说。
据悉,从2005年开始,梁平在梁平农民工聚集的珠三角地区设置县政府办事处,其主要职能是加强和梁平籍农民工的联系,帮助他们维权,鼓励他们在适当的时候回家乡发展。此后,该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每年轮流前往,召集农民工代表座谈。
梁平在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22万农民工,大多年龄在40岁上下,近20年的务工经历,使得这个群体有一定资金和技术,是县域经济的生力军。
从2008年开始,随着产业转移的“退二进三”,一批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先后落户梁平。不过,返乡进这些企业务工的农民工并不见大幅增加。问题的症结一是工种不对口,二是这些企业多数地处县城,农民工返乡后,并不能有效照顾家庭。
2010年6月以来,我市先后出台鼓励微企等市场主体发展的多项优惠政策,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创业运动开始启动。借助政策东风,梁平在全市优惠政策基础上,出台了专门针对返乡农民工的优惠政策。
以扶持微企政策为例,梁平在全市“1+3+3”的既有政策基础上,又新增两条:一是筛选50家重点微企,用以奖代补的方式,给每户再补助2万元,二是财政拿出600万元存入指定银行作质押,让银行放心大胆地给这些大部分由返乡农民工创办的微企放贷。
“创业可以让家人和亲朋都实现就业,同时还能让这些有经验的农民工体会到当老板的尊严感,对于吸引农民工返乡效果很明显。”梁平县县长蒋宜茂认为。
市场主体的增加,在为该县增加约2万个就业岗位的同时,是县域经济总量的增加和经济发展的提速。统计显示,2011年,该县工业总产值较2006年增长20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0.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0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