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市长黄奇帆在全市国资工作会上指出,全市国资工作近些年取得巨大成绩,但大家一定要戒骄戒躁,保持清醒头脑,认清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治理和管理,切实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长骨架的同时要更好地长肌肉、长血脉。
市领导胡健康、凌月明、于学信参加会议。
在听取国资工作报告后,黄奇帆说,过去一年,全市经济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多项经济指标的增长居全国第一,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最值得重视的是三个指标:工商企业户数增长第一,这代表了持久的发展力,说明这个地方发展真正有后劲、市场环境好;二是进出口贸易增长全国第一,其中转口贸易占到32%,这说明重庆成为内陆的口岸,代表了重庆中心城市、交通枢纽、贸易等功能的极大增强;三是基尼系数下降,代表了民生导向、缩差共富的正确方向。此外,从发展的角度看,还有两个指标我们比较看重:一是GDP增长全国第一,而且它是全方位发展,是可持续的;二是国资居全国前列,达到1.5万亿元,从2002年以来的9年时间,我市国资翻了三番,领跑全国。应该说,这些年,重庆国企为重庆国民经济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重庆国企有五大功能,这些年一直坚持改革、开放、创新
黄奇帆说,国企的作用体现在五大功能上:第一,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弱或者无法发挥作用的地方,国企发挥支撑力、带动力、引导力的作用。像高速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国企就发挥了这样的作用。
第二,国有企业作为共和国经济系统的“长子”,要发挥半个“家长”的纽带调控带动作用,反映政府调控意图。换句话说,就是国有企业除了自己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外,还要作为国家的经济工具,把国家的经济政策导向服务到社会上去。比如,我们成立的兴农担保公司支持农村三权质押贷款,三峡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等。
第三,发挥政府第三财政的作用。看得见的收入表现为国有企业上交红利,看不见的收入表现为国有企业用它的资本、资产以及信用,为政府直接投资办一些政府公共服务的事项。
第四,是中国经济“走出去”,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是做大GNP(国民生产总值)的主力军。当今中国,海外投资的主力军是国企。拿重庆来说,过去两年重庆100多亿美元的海外投资中,国企占70多亿,这种趋势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第五,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主体部分,是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力量,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依靠。国有资产在促进公平共富,防范两极分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年,重庆国有企业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创新。从改革上来说,推动了大规模的重组,国有企业的改革,本质上就是国有独资变成多元合资,是个股份制改造。近9年我们重组了50多家(次),而在最近4年,我们重组了28个集团,新产生14个集团,重组力量之大,全国独一无二。与此同时,集团下的子系统在这四五年重组了655家(次)。重组的最高境界为整体上市,全市30多个国企集团,有十二三个实现整体上市,像西南证券、农商行、机电集团、重钢集团、商社集团、水务集团等。3年前我们就定了一个目标,重庆国资委最高的管理境界,就是直接管理一批上市公司,国资委表现为上市公司国有股的股东。近几年,我们非常有条理地推进,目前重庆已成为中西部地区国企集团上市数量最多的地方。从开放上来说,我们通过中外合资引进技术,也积极进行海外投资、海外上市,不少方面已崭露头角。同时,我们也抓了不少创新,比如我们“八大投”发明了管控风险的“三不”和“五个注入”原则,里面就有不少创新。许多人认为重庆政府搞了那么多投资,肯定债务很多,全国审计下来,重庆政府债务余额1800亿元,只相当于财政收入的60%左右、GDP的20%左右,是全国政府债务最低的地方之一,其实这就得益于我们在债务风险管控上的创新。
抓好国企发展,关键要抓好企业的治理和管理,治理得好,管理得好,有好的机制,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企业总能适应,获得更好发展
黄奇帆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尽管我们国企取得巨大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妄自尊大,必须谨慎、睿智、清醒地看到我们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改革、开放、创新、重组,改变国有企业大而不强的问题。我们所有的创新,绝不是为虚名而创新,是为了排解困难,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问题。所有创新的背后都有艰难历程的故事,所有创新都是打仗打出来的。我们提出要进一步改革、创新,这其实是打仗的动员令,要求大家面对困难,要有奋不顾身扑上去解决问题的意志。
黄奇帆说,讲企业存在的问题,固然要考虑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但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自身的竞争能力,而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就在于企业的治理和管理。治理得好,管理得好,有好的机制,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企业总能适应,获得更好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大家更多地要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角度,想想我们在治理和管理上存在什么问题。
所谓治理,应对的是所有者与管理者分离情况下如何规范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三者的关系,通过制衡与协调减少代理的成本、规避风险、提高效率,以实现股东权益极大化的目标;所谓管理,分为两个层次,总部的职能是战略性决策,下属生产、经营单位(子公司)的职能是在给定的资源和市场约束下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实现利润极大化。治理和管理只是简简单单两个词语,但所有企业都离不开这两个问题,大家都要好好想一想,企业在治理上结构清楚不清楚,到位不到位;在管理上是否做到决策科学化,生产经营是否实现利润最大化。
企业运作不能凭长官意志,要有市场概念,需要市场化理论指导。要搞好企业的治理和管理,我们应当熟悉有关理论,像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强调市场发挥主要配置作用;像凯恩斯理论强调发挥政府调控作用;以及新制度学派开创者科斯提出的“交易费用理论”,揭示企业与市场作为两种不同配置资源方式的替代和边界等。回顾中国企业改革,也可以看出企业在治理和管理上不断推进,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一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简政放权;二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真正法人治理结构意义上的改革,正式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企业改革从分权让利转向制度的建设;三是三年的国企解困时期,包括公司化改造、下岗减员、政策性破产、债转股、利改税,使国企进入市场环境,逐步成为市场的主体;四是国资委成立,填补了国企所有者的空缺,逐渐政企脱钩,企业不再是政府机构的附庸;五是股份制改造和进入资本市场,使企业获取了直接融资渠道并受到监管和市场的约束,接着又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国企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改变了国企的垄断地位,激发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这一时期,越来越多企业海外上市、进行海外投资等。总之,全市国有企业的老总们一定要对自己在治理、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深入研究,切实改进,使企业的体制机制能与时俱进适应发展的要求。
当前,国有企业在治理和管理上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大家要针对问题切实改进治理和管理,使企业在长骨架的同时,更好地长肌肉,长血脉,健全五脏六腑,关键在四个方面有所体现
当前,国有企业在治理和管理上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公司治理在结构上重叠、复杂,相互制衡,协调关系缺乏清晰的定位;二是企业的增长模式主要依赖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企业大而不强,管理的重点没有真正转向技术、人力资源和劳动生产率方面,而这正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本;三是组织架构中链条过长,在权力配置上过度分权,总部配置资源、协调内部交易的权威不够、能力不强;在功能上董事会和管理层未能获取其应有的权力,没有充分行使其应有的职能,制衡不力,效率受损;四是资产配置上存在与核心链条无关的产品多元化的问题;五是企业价值链的管理中存在“大而全”的状况,未能根据不同交易特征确定相关的交易结构,即交易的内化和外包;六是企业内部为争夺有限资源出现的寻租行为,也就是腐败问题。
我们国资系统的同志,如果把这六个问题想得透一点,消化得到位一点,那么,不管外部环境如何风云变幻,只要治理结构好,管理结构好,就能够克服困难,使企业不断发展。总之,要切实改进企业的治理和管理,使企业在长骨架的同时,更好地长肌肉,长血脉,健全五脏六腑,关键在四个方面有所体现:一是资产负债率要下降;二是提高资本回报率,包括产品利润和资产重组后的溢价增值;三是使国有资本收益30%用于改善民生促进共富的考核办法具体化;四是产生有全国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家,企业家队伍逐渐年轻化。
今年要成立一个重庆海外投资基金,支持海外投资;要在香港注册成立一个窗口公司,以此为平台在香港融资
谈到今年的任务,黄奇帆说,要进一步加强海外投资,除了协议外资继续推进外,还要扎实推进海外投资的实际投资到位数,逐渐做大重庆的GNP。成立一个重庆海外投资基金,支持海外投资,这个基金由政府先出一笔钱,然后引入国际投资集团和民间资本,再结合银行贷款,形成一个几十亿美元的基金,采用私募基金的管理方式来运作。要在香港注册成立一个窗口公司,以此为平台在香港融资,可以把钱拿回重庆投资,也可以直接进行海外投资,还可以入股重庆的海外投资项目。要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集团上市,比如重商行、建工集团、四联集团、燃气公司、民生轮船等,既可以争取在A股上市,也可选择在香港、美国、新加坡等地上市。要充分利用香港利率低的特点,争取多到香港融资,让重庆和香港的金融更好地联络起来。
会上还对获得国企贡献奖的区县国资监管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