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9点,农历小年,离春节仅有一周。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和数十名志愿者,再一次来到流浪者喜欢聚集的菜园坝、临江门、朝天门,带给他们新年的爱心礼包,希望能够送他们回家欢度春节。然而,寒冷的冬夜之后,仅有两人愿意让救助站送自己回家。家,在流浪者的心中,难道真的如此淡漠?回家的路,究竟有多遥远?
回家遥不可及
“走吧,到救助站洗个澡换身衣服,我们送你回家。”寒风中的菜园坝火车站,旅人来去匆匆,一群身着红衣的志愿者出现在广场角落,对着蜷缩在破烂被褥中的流浪者,发出诚挚的邀请。
很遗憾,除了或淡淡或激动的一声“谢谢”,几乎没有人响应这份诚挚。反复劝说未果,志愿者们只有留下了一个个红灿灿鼓鼓囊囊的爱心礼包。那里面,装着一件厚厚的棉大衣、两桶方便面和一大袋面包。
“为什么不愿意他们送你回家?你不想家么?”人群远去,记者坐在流浪者曾庆华单薄而破烂的被单上轻声地问。
“家?我没有家。”曾庆华的声音更轻,说完最后一个字,一直埋着的头猛地抬起望向灯火灿烂的远方,脸上,却是肆意流淌的泪水。
曾庆华,四川人,来渝9年,自称只流浪了几个月。但深凹的眼眶、枯瘦的身体以及除了两张破烂被单身无长物的现实,深深出卖了他。
记者递过去的几支烟,终于起了作用,他开始选择性地讲述自己的过往。他在家行七,上有6个姊妹,9年前来渝打工,遭遇了一些自己难以承受的变故后,主动选择了流浪。然而,他对自己的流浪史讳莫如深。
“我们这些人,要么是被迫离开家乡,要么是不敢回家,要么是根本没有家。给我一张火车票,我们都不知道去哪。”一直试图以智商有问题掩饰自己的曾庆华,扔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后,再不言语。
归途难在心结
“今年,我们只劝回了两个愿意到救助站的……”晚上11点,负责统计的市救助站工作人员语气复杂。
去年的这个时候,记者同样在现场,那一次,仅有1人随着志愿者回到了救助站。
流浪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提供短时吃住的简单救助,或者送其回家,正在日益复杂的社会变革中,渐渐失去原有的作用。
“成年人的流浪成因太过复杂,绝非救助站一个单位所能解决。”一位工作人员坦言。
记者调查发现,流浪人员多数都有着曲折的身世和不幸的遭遇,生活的艰辛磨砺,已使他们失去了积极生活的勇气。他们中的很多人除了身体上的病痛外,往往还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流浪者日常的话题包罗万象,但“家”却是一个绝不触碰的选项,这种无助的逃避感,往往随着万家团圆的节日来临,变得更加敏感。
“有关部门能否考虑将救助站的物质救助,与心理救助结合起来?”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建言。在他看来,现代社会的流浪成因,早已与以往因为求温饱而流浪决然不同。不解决流浪者的心理问题,任何形式的救助都容易流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