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经信委昨日发布消息称,2011年,全市工业发展速度与质量并重,规模与效益统一,取得了“速度快、结构优、效益好”的成绩,实现了工业“十二五”开门红。
工业增速继续领跑全国,发展亮点多
今年以来,我市规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2万亿元,增长28%。全市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4万亿元,增长27%,从全国第23位上升到第22位,实现直辖以来的首次“升位”。
全市工业增速也实现了全国第一,发展进入“快车道”。今年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3500亿元,增长22.5%,继续领跑全国。其中,电子通信行业增长最快,达到2.9倍,远高于全国20.8%的增幅,工业新增产出中20%是由电脑产业贡献的。专用设备、电器机械、黑色金属冶炼、非金属矿物制品、农副食品加工、造纸、服装鞋帽等行业增幅均在30%以上,远远高于全国同行业增幅;汽车产销量在需求萎缩的情况下,增长9.5%,高于全国5.3个百分点。
今年我市企业研发投入破百亿,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我市引进了宏碁终端智能研发中心,实现国际知名企业在渝设立研发总部的“零”突破;今年我市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7家。全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达100亿元,增长25%,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达到0.85%以上;企业专利授权数将突破8000件,增长30%;新产品产值率30.6%,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5%。
今年全市工业实际利用外资40亿美元,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今年落户我市世界500强工业企业已达到10家,累计达到138家,占总数71%。外商投资工业项目114个,工业利用外资40亿美元,增长5倍以上,占全市总量的四成。
今年我市工业利润突破了500亿元,工业效益大幅提升。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利润500亿元,增长22%;工业利润率达到6%,其中,电子行业利润率达到9.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6个百分点。
加速构建“1小时之内能够采购到80%零部件”战略产业集群
2011年,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入轨提速”,工业集群发展趋势明显,已经形成汽车、摩托车、笔记本电脑、内燃机4个产值超过500亿元、本地配套率50%以上的“整机+配套”产业集群,形成22个百亿级企业,比去年增加4个。
此外,我市化医、材料、能源、轻纺等支柱产业均快速崛起,“6+1”产业产值全部迈入千亿大关,全市工业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传统优势工业“三足鼎立”之势。
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快速崛起,占工业比重达到20%。目前,我市争取国家支持,启动了建设亚洲最大离岸云计算产业基地。
全市信息化为主导的技术改造全面推进,我市工业主要装备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缩短为5-10年,大中型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62%,全市工业产品合格率为91%,制造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4.7%,位居西部第一。
我市国际金融结算业务开创先河,惠普结算中心全年外汇结算额2011亿元人民币,实现税收45亿元。
创新建设工业品出项物流战略通道,重庆一跃成为开放前沿
今年以来,我市在世界的平台上进行“五国六方”协调,破解数十个难题,实现“渝新欧”常态化运行,打通了中国通向欧洲的战略通道。据悉,“渝新欧”全年开行17趟,每趟开行时间15天,高峰时期开行频率达到一周双班,使得运行财务成本降低25%。“渝新欧”与渝深、渝沪铁海联运以及江海联运、航空货运共同组成的国际贸易大通道,使重庆一举由开放末梢转变为开放前沿。
几年以来,国际货运航线从无到有,每周航班达32班,全年航空货运量6万吨,增长6倍,位居中西部第一。物流成本降低18%,拉低了企业整体营业费用涨幅(仅上涨3%),比全国平均低27个百分点。
此外,我市笔电产业推动工业外经外贸快速增长。今年1—11月,重庆笔记本电脑出口大幅增长,助推加工贸易成倍增长,进出口额57.83亿美元,同比增幅325.26%,占同期全市外贸总额22.68%,提高了9.6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1.38亿美元,同比增长4.27倍;进口6.45亿美元,同比增长67.24%。笔电出口货值占全市加工贸易的81%。
科学运行调度,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今年我市进一步完善了电煤“补贴”12条措施。对能认真履行合同,供应及时、质量有保障的煤炭生产企业的增供部分和通过铁路购进的外省煤继续实施财政补贴措施,鼓励煤炭生产企业多供电煤。对组织电煤保障工作有力的相关地方政府,一并予以奖励。
今年我市外购电总量达到150亿千瓦时,增长20%;原煤产量4300万吨,电煤采购2140万吨,增长41.1%,电煤储备380万吨,实现了“北煤入渝”常态化、三峡电40亿千瓦时调入重庆的重大突破,在严重缺电的情况下实现了最有效的保障,基本没有拉闸限电。
以大投资大项目为抓手,支撑工业加速发展
今年我市实现工业投资2600亿元,增长30%。全市新策划并引进一批特大项目,其中,年产3000万台打印机特大项目引进取得重大突破,百亿级巴斯夫MDI项目、浦项重钢FINEX项目、蓬威石化PTA技改扩能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我市长安100万台中高档车、铃木50万台发动机、北汽银翔乘用车等整车和零部件项目提速推进,为打造400万辆汽车基地奠定了关键基础。
此外,重钢环保搬迁650万吨产能项目投产。全市工业投资过百亿的区县达到7个(长寿、万州、永川、涪陵、渝北、江津、璧山),投资增幅70%以上的区县达到6个(南岸、秀山、武隆、合川、九龙坡、石柱)。
各区县均将工业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引擎,你追我赶的氛围浓厚。
2011年全市38个区县规模工业销售产值均达10亿元以上,22个区县超过100亿元。
两翼地区17个区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323亿元,增长30%,比一圈增速快2.2个百分点。
全市工业开发区销售产值首破万亿,达到1.1万亿元,百亿园区达到25家,其中500亿园区7家。形成了西永、两江、茶园三大电子基地,长寿、万州、涪陵三大化工基地,两江、江津、渝北三大装备基地,区域发展渐趋协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