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广斌当年就是用这支钢笔,写下了《红岩》。”满头银丝的胡蜀兴手握丈夫罗广斌留下的遗物,热泪盈眶。昨日,由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和中国青年出版社总社共同主办的“纪念《红岩》小说出版50周年活动”在巴渝剧院举行。罗广斌的夫人胡蜀兴现场追忆起当年丈夫创作《红岩》时的情形。
创作时间历时10年
最初的资料取名《烈火中永生》
1961年1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小说《红岩》。如今,小说出版整整50周年,发行量已经超过1000万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罗广斌是小说《红岩》的第一作者,作为罗广斌的妻子,胡蜀兴见证了丈夫长达10年的创作过程。胡蜀兴说:“上世纪50年代,罗广斌和杨益言就开始收集渣滓洞、白公馆中遇难烈士的资料。”
“他们是带着对战友的怀念来做这个资料收集工作的,最初并没有想到要出版成文艺作品。”胡蜀兴表示,这些资料后来被罗广斌做成了一本小册子,并取名为《烈火中永生》。
此后,中国青年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朱语今有意将革命者在“中美合作所”开展各种对敌斗争的故事出版成小说。
在《烈火中永生》的基础上,罗广斌和杨益言笔耕不辍,于1959年形成了小说的初稿《禁锢的世界》。此后又五易其稿,历时3年才最终成稿。
丈夫整晚整晚熬夜写作
孩子一上小学就办了住读
“当时罗广斌的创作条件很艰苦。”胡蜀兴介绍,当年他们的家面积不足10平方米,罗广斌要一边工作、一边创作,经常整晚整晚地熬夜,非常辛苦。
而胡蜀兴当时的工作也很繁忙,这就使得二人无暇照顾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没有接回家,即使到了周末,我和罗广斌也没有时间把孩子接回来。”提到孩子,胡蜀兴愧疚地说,“一上小学,我们就给孩子办了住读。”
昨日的活动现场,胡蜀兴拿出了罗广斌创作《红岩》时使用过的钢笔和茶杯,“这支钢笔很旧了,茶杯也有了裂纹。”她用颤抖的声音说,但因为这是罗广斌留下的遗物,她一直保存至今。
昨天,胡蜀兴把这两件遗物一起捐赠给了红岩联线。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主任厉华激动地说:“罗广斌就是用这支笔写出生命的价值、信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