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司法局结合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三进三同”活动,把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一级英模、江北区铁山坪司法所原所长刘玉美在实践中形成的工作方法,总结提炼为“热情贴近群众、柔情化解纠纷、衷情转化危顽、真情解决困难、倾情创新思路”的“五情”工作法,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推广,谱写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描绘了一幅幅亲民、爱民、为民的画面。
一情
热情贴近群众,将老百姓放在心坎上
画面:“他们那些城头人,扶贫不外乎来村里转一圈,送点米、油,走个过场。”“三进三同”活动伊始,武隆县桐梓镇繁荣村被市扶贫办指定为市司法局的定点帮扶村时,繁荣村党支部书记豆光文并不看好此次结缘。
繁荣村并不繁荣。这个距离武隆县城100多公里的小村,是距武隆县城最远、最穷的村。因为穷,青壮年被“逼”出大山打工谋生,村里留下的是老弱病幼。虽然村里以前也来过扶贫单位,但效果并不明显。
面对村民的猜疑,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林育均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面对城乡差距,我们怎能不动真情,不干点实事?”从繁荣村回来,林育均把如何深入推进“三进三同”提上了局党委会的重要议题。
经过实地调研、论证,市司法局党委向机关干部职工发出了切实做到“三入三立”的动员令(三入:身入群众、深入群众、心入群众;三立:立言、立功、立德),并制定了“基础与民生先行、长效与短效结合、教育与产业并重、干部与群众互助、致富与普法同步”的具体帮扶措施。
有了思想、方向和具体的措施,接下来便是有力的“三板斧”:村里通向外面的公路通了,每户村民都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全村的电路网络被整改一新。
“三板斧”让繁荣村的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了好处,看到了市司法局帮扶的决心,村民们由猜疑到相信,由观望到积极配合。
画外音:除了“三进三同”外,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始终把服务群众贯穿于司法行政工作的全过程,大力开展“人民好公仆”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努力做到“眼里”有群众,察百姓冷暖;“嘴里”有群众,近百姓生活;“手里”有群众,办百姓所需;“兜里”有群众,解百姓急难;“车里”有群众,做百姓亲人。
二情
柔情化解纠纷,守好上庭前的最后一道和解大门
画面:“今晚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谢谢你们的调解。”11月16日,在调解书上签字盖手印后,武隆县石桥街道居民樊某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今年2月18日,樊某在自家作坊加工饲料时,右手不慎受伤,立即到县人民医院治疗。然而,此后他的伤口陆续出现化脓、感染等迹象,樊某不得不住院治疗,至4月12日出院时,樊某右手中指、环指屈指功能受限,右小指伸指功能受限。
因认为是医院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致使自己右手残疾,樊某多次找医院索赔,但双方在过错原因和赔偿金额等问题上争执不下,矛盾越来越尖锐。
11月16日,受县卫生局的委托,樊某和医院负责人来到武隆县人民调解中心,接受调解。“都是他们的错,我的手残了,不给11万赔偿金我们就上法庭。”调解中,樊某情绪非常激动。而医院方认为自己主观上并不存在错误,樊某的创口属于重力挫伤,受伤时就有部分肌肉坏死,只是后期感染才引起部分肌腱断裂,因此只愿赔偿1万元。
双方一度言语激烈,樊某欲起身离开,调解陷入僵局。
此时,调解员果断采取密室分别法,让医患双方各居一室,进行单独调解。调解员充分运用“五情”工作法,从情与法的角度出发,引导双方当事人换位思考,让当事人更加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在纠纷中的地位。调解员时而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拉近和当事人的距离,时而从法律的角度阐述责任的划分,时而用亲切的话语宽慰当事人的心。经过8小时的调解,当日下午5时许,终于促成樊某和医院握手言和:医院一次性赔偿樊某各类费用2.2万元,樊某承诺不再找医院赔偿任何费用。
画外音:新形势下,调解纠纷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不仅在形式上“案结事了”,也要让纠纷当事人之间感情得到修复。据统计,今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45.96万件,调解成功45.36万件,涉及当事人100余万人。
三情
衷情转化危顽,为迷途者点亮指路的明灯
画面:从今年8月20日至今,秦某再次走上厨师岗位已近4个月了。
7月26日,获得假释的秦某回到了户籍所在地——南岸海棠溪社区,开始接受社区矫正。“当时可谓是喜忧参半。”秦某告诉记者,虽然重新获得自由,但他担忧自己一没积蓄二没工作,如何在社会上生存。
得知这一情况后,秦某的“一对一”社区帮教员宋军四处奔走,为其寻觅了一份月薪3000元的厨师工作。秦某渐渐适应了新工作,花着靠自己双手赚来的钱,他的日子和普通居民没啥两样,“当然,除了每日一次的行动方位记录、每周一次到司法所报到、每月一次的思想汇报、学习教育和公益劳动。”秦某说,是社区的帮扶和矫正,让自己重新找回了生活的自信。
画外音:今年以来,我市司法行政系统认真开展“红色文化进监所”、社区矫正、刑释人员安置帮教等工作,在监所开展“唱读讲传”活动900余场次,举办红歌会、故事会、主题演讲2200余场。全市刑释解教人员重新就业率达93.2%,重新犯罪率、劳教率连续13年低于司法部管控目标要求。
四情
真情解决困难,关键时刻伸出援手
画面:“要不是他们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我无法得到及时救治。”回忆起今年3月17日的那场事故,维修工王某心怀感激。
3月17日上午8时许,涪陵区洗墨路一特约维修中心传出“砰”的一声巨响,在维修时受伤的王某捂着胸口,踉踉跄跄地走了出来。
站在路边,王某不停地挥手求助,想搭车前往医院,可没有一个人、一辆车愿意停下提供帮助。
就在这紧要关头,涪陵监狱一辆警车路过,驾驶员李刚立即停车,将王某扶进车内,同时向涪陵区公安局指挥中心通报情况,向急救中心报告伤情,并迅速驱车赶往医院。
从维修中心到医院近6公里的路程,李刚用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当车抵达医院大门时,医生和护士早已在门口等候。
画外音:今年以来,我市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开展“三下三清”活动,通过下基层督查指导,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协调服务,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3000余个,进一步贴近了群众,历练了作风。
五情
倾情创新思路,真情感召未成年劳教人员
画面:“是我害了家人,我对不起他们。”今年8月,市未成年劳教所学员小壮(化名)与家人通话后情绪极不稳定,常常独自流泪。原来,6月3日,小壮的母亲、大哥和姐夫来劳教所探访后,在回家途中遭遇车祸,姐夫当场死亡,母亲、大哥重伤。
得知情况后,劳教所教育科科长李勇立即驱车前往铜梁,对小壮家进行走访。突如其来的车祸让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小壮的大哥更是急需钱做开颅手术。
回到劳教所,李勇将走访情况上报,劳教所党委当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从所内“学员困难救助基金”中拿出1万元帮扶小壮家,并组织全所民警及社会爱心人士捐款。很快,6.5万余元捐款送到小壮家中,母子俩的医疗费有了着落。基于小壮家的特殊情况,劳教所依法对小壮的剩余劳教时间进行所外执行,让其回家照顾亲人。
画外音:其实,这只是我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四万工程”的一个缩影。今年,市司法局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实施“四万工程”,即走访万个服刑在教人员家庭,走访万个社区矫正人员或刑释解教人员家庭,律师义务办理万件法律援助案件,为人民群众做1万件好事。“四万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干部走访了11827个服刑在教人员家庭、13530个社区矫正人员或刑释解教人员家庭,我市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万余件,为群众做好事1.4万余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