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号子是我市黔江区最具特色的民歌,是旧时土家族人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充实和丰富。2006年,重庆南溪号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起源于唐朝的南溪号子,在深山峡谷里回荡了千年,由当地土家族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孕育出来的。它的雏形,是土家族人在劳动中解乏鼓劲的劳动号子和山歌号子。
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谭小兵介绍,南溪号子演唱题材极为丰富多样,既有即兴创作的山野俚语,也有涉及历史、地理和土家族民俗文化、民间传说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其中的“连八句”,为武陵山区原生态民歌中罕见的小调体裁——采用边唱边说,语言诙谐幽默,充分体现出土家人的智慧。这些土家族音乐文化的遗存,传达了许多已经消失的文化信息,具有丰厚的文化艺术价值。
今年63岁的杨正泽是南溪号子的代表性传承人,据他介绍,南溪号子的腔调、唱法比较固定,唱腔主要有大板腔、九道拐、三台声等10多种。喊号子一般不少于7人,一首号子多为4句,一句7个字,基本唱法为一人领喊,二人或三人扮尖声(即喊高音),三人或更多的人喊低音,众人帮腔,从而形成高、中、低声部互相应和,在山野间悠扬激荡出天籁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