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这样两个数据——
2000年至今,全国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达1300余所;在校人数由7万增加到680万!
事实证明,近年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实力逐渐壮大,在中国高等教育版图上的地位日益突出。
在这条发展道路上,重庆正在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实践,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2008年,重庆为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出台《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共10条内容——这是重庆发展民办教育的谋篇布局。
2010年4月17日,教育部将这10条内容转发全国。实践证明,重庆民办教育迎来发展黄金期,民办高等教育同样如此……
重庆选择——
重庆认为,公办高校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人才需求,缺口要靠民办高等教育弥补
近年来,重庆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提速,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不断增加和提高。
2010年,重庆GDP同比增长17.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2011年上半年,重庆GDP同比增长16.5%,增速位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二……
去年底,来自重庆市社会科学院的研究表明——
目前,从经济增长方式上看,支撑重庆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以人才为载体的知识经济;从发展结构看,这一支撑力量则来自高科技产业。
这意味着什么?
答案是,人才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支撑和引领作用。那么,人才从何而来?毫无疑问,高等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主要来源和渠道。
未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将要实现新的跨越式增长。因此,在这一趋势下,人才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而看准这一风向的重庆已经出手。重庆意识到,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仅靠公办高校的力量还不够。因此,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加快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是补足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
重庆探索——
2008年,重庆出台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全市民办高等教育创造性探索同步展开
2008年,重庆市《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出台。这一牵住重庆民办教育发展牛鼻子的谋篇布局,成为重庆民办教育发展的原动力。
2010年,教育部将重庆市出台的《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转发全国。这是重庆探索民办教育、寻找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重大决策与举措。
这只是一个开始,一系列新的探索与创新接踵而来。
在重庆,已对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民办学校重点落实了在“土地征用、税费减免、师资保障、财政支持、招生计划倾斜”等方面享有的优惠政策;
同时,重庆率先成立了教育担保公司,尝试破解民办高校融资难问题。截至目前,担保公司已为全市40余所民办学校提供担保融资约5.2亿元;
在重庆,政府财政对全市民办高校的专项经费支持不断增加。数据显示,重庆目前每年支持民办高校的总经费已达3000余万元;近年来,重庆民办高校已与公办高校在奖助学金政策、竞争性科研项目落户和教师培训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此外,重庆还依托大学城建设,形成了有利于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的产学研一体化经验。
重庆效果——
近年来,重庆民办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日益显著与突出
如今,重庆民办高校的实力已显著增强。
数据显示——
截至2011年9月,重庆民办高校已有22所,占全市高校数量的33%;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12.4万人,占全市高校普通本专科生的22%。
改变的不仅是数据,更有数字背后的内涵。
2008-2010年,重庆有10万多高中毕业生报考市内民办高校;同时,还有12万多初中毕业生选择报考民办中职学校并被录取。重庆民办高校品牌正在形成。
2010年,以民办高校为龙头的我市民办教育在校生达到68万人,为全市扩大消费约54亿元,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高等民办教育的带动下,我市民办教育每年已能为社会培养近6万名专业人才。
重庆愿景——
当下,正值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春天,此时重庆也有了新的蓝图与目标
抓住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春天实现更快发展,重庆已有新的规划和蓝图——
2012年,重庆将使7所独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使1-2所民办高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民办高校博士学位授予权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2015年,全市民办高校有望达到28-30所。其中,包括12所民办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在校生人数30万,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占全市高校在校生总数30%。
同时,全市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将显著提高,构建起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专业特色的民办高等教育体系。
为实现这一目标,重庆将从办学体制、人才培养和资金支撑等方面入手,全力支持民办高校发展。
其中,包括加快推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落实学校自主办学权,完善学校内部法人治理结构;财政支持主要向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倾斜;创新金融服务,充分利用重庆教育担保公司的融资平台,综合利用信贷、基金、担保等形式,增加民办高校资金来源、降低民办高校融资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