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重庆GDP增速全国第一 同比增长16.5%
发布者:重庆
我要编辑
推荐进入论坛
进入我的随笔
时间:2011-12-06 14:29
2011年11月28日,“重庆日本电机电子产业基地”在经开区成立。30多家日商云集重庆,这是重庆有史以来第一次。
日本企业家看好重庆的一个重要原因,源于此前公布的一组数据:前三季度,重庆全市GDP(地区生产总值)首破7000亿元,达到7003.73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首次位居全国第一。
“重庆17%的GDP增长率,是中国经济迅猛增长的一个缩影。”为“重庆日本电机电子产业基地”揭牌的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如是认为。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理事长石毛博行则表示,中国经济的“火车头”正从过去的沿海向内地转变,日本企业对重庆未来充满期待。
是什么原因让重庆发展的内生动力如此强劲,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热土?
答案是,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控价格,全市经济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
打造全球最大笔电基地
工业增加值增速领跑全国
让投资者心动的重庆奇迹,并不限于GDP增速。1至9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加值,以同比22.7%的增速领跑全国。
市经信委主任沐华平分析,新增项目贡献大和电子行业支撑足,是工业增长的最大亮点。
自2007年起,重庆就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比如引进笔记本电脑,今年重庆产量是去年的8倍,明年将是今年的两倍,明年‘重庆造’笔记本电脑将达到5000多万台。”沐华平介绍。
以打造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为目标,重庆推行“整机+配套”发展模式,吸引了全球第一大品牌惠普、第二大品牌宏碁入驻。4月,全球第五大品牌华硕也与重庆签约,在重庆布局全球生产基地与中国第二营运总部。未来,重庆信息产业将有80%的本地化配套,形成“5+6+700”的品牌企业、代工企业和配套企业。
开放型经济加速发展
进出口总额增速全国第一
当全球笔记本电脑制造高地雏形具备,重庆打造国际物流大通道的蓝图也成为现实。
今年3月,渝新欧国际货运专列正式开通全线运行。9月,宏碁董事长王振堂在沙坪坝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见证了“重庆造”宏碁笔记本电脑出口欧洲的历史性时刻。对于渝新欧铁路,王振堂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个欧亚大陆桥,好像一个新的太平洋,新的大西洋;这些火车,这些集装箱,就像在大洋中运送货物的货柜船。”
随着“渝新欧”铁路开通、重庆机场实现双航站楼双跑道运行,便携式电脑成为重庆出口的拳头产品,前三季度,我市笔电产品出口24.75亿美元,同比增长近4万倍。
重庆对外贸易突飞猛进。前三季度,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83.74亿美元,在全国排位由去年24位升至17位,同比增长1.2倍,增速位列全国第一。
重庆开放型经济呈加速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全市实际利用外资42.81亿美元,同比增长80.0%;实际利用内资2807.46亿元,增长99.3%。
新型金融业加速发展
离岸金融中心规模初现
除了工业和进出口贸易,金融业、尤其是新型金融业的表现也让人眼前一亮——
今年10月,西部首家林业产权交易所在涪陵成立。加上此前成立的重庆药品交易所、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重庆股份转让中心、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和重庆航运交易所,致力于打造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重庆,拥有了八大要素交易市场。
惠普亚太结算中心移至重庆,年结算额达到上千亿美元。全球最大电子商务结算公司美国贝宝、中国最大电子商务结算公司阿里巴巴,美国谈石金融、以色列英飞尼迪投资、昆仑金融租赁公司,以及银海、交通两家融资性租赁公司等机构相继落户,美国德太基金、申银龙盛基金签约,以私募股权、融资担保、财务结算等为代表的创新型金融机构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重庆离岸金融中心规模初现。1-10月,通过我市结算中心的资金结算量超过300亿美元。截至10月,全市外资金融机构已达39家,外资银行分行及代表处12家、村镇银行4家,数量居西部第一。
入选世界十大旅游胜地
重庆旅游业充满活力
当重庆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奔,这座城市的朝气和活力,得到国内外人士的认同。
上月,国际著名旅行指南《Frommer’s》公布“2012年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地”,重庆首次入选。重庆入选理由包括:早期的重庆以汽车工业和长江三峡游中转地而闻名,如今这座山城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目的地。重庆折射出现代中国迷人的一面:欣欣向荣、坚韧不拔、充满魅力。
我市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加以打造,建设旅游经济强市。在“重庆非去不可”的口号吸引下,前三季度,我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54亿人次,同比增长30.1%;实现旅游总收入886.28亿元,同比增长31.1%。
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000亿元
重点支出民生支出有了底气
前三季度,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43.44亿元,同比增长57.3%,超过去年全年收入的总和,为各项重点支出、民生支出提供了底气。
重庆走以民生为导向的科学发展道路,切实推行“五个重庆”、“民生十条”、“共富十二条”等政策,让3200万市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自今年2月我市开始首次公租房摇号申请以来,截至目前,主城进行了四次公租房摇号申请,全市公租房分配量达11万套,近30万人住上公租房过起了幸福的新生活。
以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为抓手,重庆稳步实施“市场+保障”的双轨制住房体系。2011年,国家下达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为50.62万套。截至9月底,全市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房屋52.22万套,超额完成本年开工建设计划。
稳定物价措施频出
城乡居民腰包更鼓
在帮助市民实现“住有所居”梦想的同时,全市努力缩小三个差距,个税起征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企业离退休金标准调整,以及价格上涨动态补贴机制等利好政策频频推出,城乡居民腰包变鼓。1-9月,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5097元,同比增长15.1%,增速位列全国前茅。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5497.54元,同比增长25.5%。
针对全国范围的物价上涨,我市切实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增加供应、搞活流通、强化监管、保障民生等稳定物价的措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过快势头得到初步遏制。1-9月,重庆CPI 较去年同期上涨5.3%,比全国平均涨幅低0.4个百分点。
重庆经济持续向好,城乡居民消费信心增强。随着我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会展之都”、“购物之都”、“美食之都”,前三季度,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6.29亿元,同比增长1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