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中午,大渡口区九宫庙街道百花社区公园,一脸乐呵的老太太陈景坤正在转悠。最近天气不错,今年80岁的她最喜欢这样到处走走、看看。
在过去的好几年里,“看”曾在她眼中消失。而在去年,一场免费的白内障复明手术,让她眼里的世界又由黑变亮。
10月31日,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授予重庆市“全国白内障无障碍省(市)”称号的通知》,这标志着我市“全国白内障无障碍省(市)”创建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并提前两年实现市残工委提出的目标任务,成为全国成功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省(市)”的第四个省市和西部唯一的省市。
在这场被患者们称为“擦亮心灵窗户”的创建活动中,我市三年共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49000例,让患者重新看见了光明而清晰的世界。
目标:复明一个患者,解放一个劳动力,脱贫一个家庭
2010年5月的一天,大渡口重钢医院内,陈景坤早早就被领入了治疗室。这天是她白内障手术后拆除绷带的日子。
绷带一层层取下,“灯!我看到了!我看到了!”老人惊喜地喊到。眨眨眼、再揉一揉,当老人清楚地看见紧握着她手的女儿、周围的医务人员和残联工作人员时,禁不住向医生们跪了下去,大家连忙将她扶起。
两行热泪从陈婆婆眼里夺眶而出。她拉着大家的手说:“乌漆麻黑了这么多年,我最想见女儿和孙孙。你们救了我,也救了我们全家!”
这样的场景,对于残联工作人员和医务工作者不知遇到过多少次。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一旦患了白内障,就如同整日生活在云雾中一样,眼前白茫茫的一片,看不见蓝天白云、鲜花绿草以及这五彩斑斓的世界。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我市现有各类残疾人169.4万人,视力残疾29.2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17.2%。其中因白内障致盲的有7.5万人,约占视力残疾人数的25.7%。白内障已成为头号致盲眼病。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残疾人工作,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为了实现“复明一个患者,解放一个劳动力,脱贫一个家庭”的目标,2008年4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全面开展“白内障无障碍省(市)”创建工作,提出用5年时间为全市存积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
2008年起,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将贫困白内障复明工作纳入“民心工程”,每个季度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进行督查,确保年度任务的完成。
3年多来,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4.9万例,其中免费为贫困患者实施手术2.9万例。
今年10月,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由眼科专家和康复管理人员组成的检查组,对我市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省(市)”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
检查组高调评价:重庆市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市工作重管理、重协调、工作实,成效显著,值得推广。
筛查对象从稀稀落落到排成长龙
10月的一个周末,江北区石马河街道金果园社区,江北区残联与街道正联合对居民进行白内障初步筛查。
“不是说要等到白内障完全成熟,眼睛看不见才手术吗?”“不是这样,只要白内障影响到正常生活就应手术。”李婆婆感到非常吃惊,这样的认知误解,让她在几近“失明”的状态里挣扎了近10年。
“可以在眼睛里面动刀?太冒险了!”“老人家,科技发展到今天,白内障复明手术已经是十分成熟的技术,小切口可以不住院。”文大爷略略放心了,他要了医院的电话,打算回头再去详细检查一遍。
“许多老人是白内障‘老病号’了,尚不自知。”市残联负责人介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普遍因视力问题而行动不便,更有部分人长年独居,生活艰难。正因为此,他们对白内障了解不多,把白内障当作视力衰退,在摸索中过日子。
自白内障无障碍市创建活动启动以来,市残联与市卫生局组成了检查组,指导基层开展防盲工作和初级眼保健工作。各区县建立了由医疗单位和残联组成的筛查队伍,下到每一个街镇、村社开展白内障全面筛查。在做好集中筛查的同时,逐步建立随报机制,做到患者随发生、随发现、随报告、随登记、随输送,并对术后患者进行回访。
每一个筛查点的老百姓由开始的茫然,到了解国家政策后的兴奋;由开始筛查人群稀稀落落到群众奔走相告,再到筛查人群排成长龙。
随着白内障筛查宣传在基层的深入,老百姓做到了“三知道”,即白内障知识;政府对贫困白内障患者的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白内障筛查、手术的程序和地点。最近,渝中区、江北区、垫江县等区县下发了白内障知识调查问卷。根据60岁以上老人的问卷调查结果,基层的白内障防治知晓率达到85%以上。
贫困白内障患者不花一分钱恢复光明
今年9月18日,建设医院。
王慧碧在女儿搀扶下往医院眼科走去。她的左眼马上要接受一台免费手术。
14年前,王慧碧的老伴去世。正是那年,她发现自己右眼出现了一块灰白色斑块。不久,左眼也出现了,且在不断扩大。到医院一检查,她眼里的晶状体已发生浑浊,形成了白内障。后来,她眼中的一切都模糊了,变成飘忽的、灰白色或黑色的影子。
渐渐地,王慧碧很少出门,常常是摸索着做饭,做一次就吃一天。
听电视节目后,王慧碧隐约感觉自己患上了白内障,可村里人摆谈说一场手术要花好几千元,她家儿女都下岗了,实在负担不起。
今年临近中秋时,王慧碧从秀山农村来到九龙坡白市驿镇的女儿家里。社区干部告诉她,只要身体适合手术且家庭确实贫困的,就能成为免费手术对象。王慧碧试着递交了手术申请表,没想到,她在十多天后就接到了手术通知。
如今,王慧碧的双眼视力已恢复为左眼0.8、右眼0.9。
“在重庆,仍然有许多贫困群众因为缺钱而无法治疗,因病返贫、致贫是不少贫困白内障患者家庭的现状。”市残联负责人说,目前重庆已建立起白内障无障碍长效机制,实现白内障患者新生一例,发现一例,登记一例,输送一列,治愈一例,康复一例。
同时,我市已将白内障手术纳入公费医疗、医疗保险、新农合、新城合医疗报销范围,按规定对患者的手术费进行报销。对持有重庆户口、享受城市低保或农村特困家庭的贫困患者,只要提出申请,可凭相关手续到残联定点医院进行免费手术。各区县民政局、残联还对贫困白内障患者给予补助,如渝中区就专门为每位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发放200元交通费和营养费。
病人第一,让我擦亮你的眼
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是实现白内障无障碍的重点工作,也是白内障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各区县残联联合卫生部门,选择当地条件最好的医院,建立白内障复明手术定点医院,并指定有经验的医生开展白内障手术。
白内障患者多数为老年人,大部分居住在农村。为让他们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医疗服务,市级各大医院抽调精英,派出眼科最强的专家教授组成医疗小分队,到乡村去做手术。
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鄢秀菊多次深入巫溪、城口、梁平等区县做手术。她是医疗队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机器人,创下一天做手术50多台的纪录。
鄢秀菊说,每次看见那些在固定的绳子引导下,整天只能在床和厕所之间活动的盲人,心里就增添一股使命感。“当失明多年的人在我的手中重见光明时,他们的喜悦,是对自己最好的褒奖。”
3年多来,我市白内障手术质量稳步提升。据统计,全市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率高达95%以上。万州、涪陵、黔江、垫江、江北、永川等15个区县可开展超声乳化手术。
“光明与黑暗”的较量将不断上演
“全国白内障无障碍省(市)”创建工作圆满成功,但重庆的白内障复明工程仍在继续。
目前,市残联已制定了下一步工作方案:一要以成功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为契机,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发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作用,落实责任到人、到基层,推进白内障无障碍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再上新台阶。二要全面分析总结全市白内障无障碍创建工作的经验,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千方百计为患者减少费用,巩固创建成果,防止反弹,杜绝出现新的障碍。三要广泛宣传白内障复明知识,提高知晓率,促进我市防盲治盲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顺利实现。
有人说,光明和黑暗,是一场较量。当我们响亮提出白内障无障碍口号时,无疑唤起了这座城市的希望,也给广大白内障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福音。当“全国白内障无障碍省(市)”这个金字招牌贴上重庆城标时,我们这座城市也必将因为充满人性和关爱的举动而显得更加美丽和富有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