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5日,渝中区较场口,市民正在咨询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关情况。
不以“土地换户籍” 降低门槛迎接农民进城
在大坪经销猪肉的陈刚,离开老家合川到城里打工已有20多年,他一心想在城里安家落户。4年前,自从陈刚在城里买了房,就一直打算把自己和孩子的户口迁进城。
人均房屋面积30平方米以上、要有大专以上文凭、子女挂靠父母落户须未成年……陈刚不止一次咨询落户政策,但由于当时的种种限制,一直没能圆梦。
去年8月,新的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出台,让陈刚看到了希望。从申报材料到领取新的户口簿,短短两三天,夙愿终于实现。陈刚幸运地成为全市“转户第一人”。除了户改带来的这次梦寐以求的机会,让他更觉欣喜的是,政府并不强制要求转户农民退出农村的房屋和土地。
“和以往的改革最大的不同是,我们不以‘土地换户籍’,而是以稳定就业、有稳定收入为前提。”市政府户改办负责人说,户改启动前,重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3%,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远低二十几个百分点。像陈刚这样进城务工经商多年的农民,早已在城里就业、生活,事实上已成为城市里的一分子,他们中间很多人并不打算再回农村务农。如果不转户,就无法享受城里的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保障,子女入学、看病、养老、就业等负担也比城里人高。重庆启动新一轮户改的目的,就是要让在城里有住所、有收入的农民能够更加安心地留在城里生活。
该负责人说,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属于用益物权,是农民的资产和财富,哪怕转户进城,也不强行要求退出。这好比城里人到农村定居一样,城里的房产还是他自己的。户改一年多来,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已提高至37.7%,没有出现一起强迫农民退地的情况。
“我切苹果你来选”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在市燃气集团管道维护分公司担任抢险配合工的徐树平也很幸运。去年12月9日,他成为我市第100万个转户居民。和陈刚一样,徐树平也不打算现在退出长寿农村的房屋和土地;因为长寿这几年发展很快,徐树平盼着征地拆迁的那一天,可以领到一大笔补偿款。
比他早两个月转户的大足居民张邦凤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子女在城里工作买了房,她和老伴都搬到城里住,大足老家的房子破破烂烂,根本不值钱。现在退出土地,不但一次性得到好几万元补偿,老两口每人每月还可以领到500元城镇养老保险金,替孩子减轻了不少负担。
北碚区天府镇文星村的郑开碧,是当地最早办理整户转户手续的。邻居们看她家六口人转户后都享受到了好处,也纷纷跟着整户转户。老家在璧山的周泽良也有自己的选择,儿子媳妇和老伴、孙子都转了户,他却选择保留农村户口,打算承包一片土地搞规模化种植养殖,带领大伙儿一起增收致富。
“什么叫公平?我把苹果切好你来选,就是一种公平。”市政府户改办负责人说,户改政策规定,只要在主城区工作5年以上、区县城工作3年以上就可以转户;转户、退地、退房都坚持自愿原则,不搞“一刀切”,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有选择的权利。
“想什么时候转就什么时候转,想整户转就整户转,想个人转就个人转,是否退地,什么时候退地,全由农民自己做主。”该负责人表示,一年多来,从转户居民反馈的情况来看,效果非常好。
“五件衣服”一步到位
带着财富和尊严进城
30岁的刘健提起转户,总是喜笑颜开。刘健的老家在荣昌县昌元街道许溪村,他和妻子在荣昌县城一家摩托车装配厂工作。小两口在工厂附近买了一套房子,把老母亲接来一起住。眼看女儿马上要上学了,刘健为全家办理了转户手续,女儿不缴择校费就可以就近入学,夫妻俩也能享受标准更高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好处还不止这些。”刘健老家的土墙瓦房是解放初期修的,早就成了危房。刘健退掉了老家的房屋和宅基地,一下子领到了6.67万元补偿款。给母亲缴纳退地农转城养老保险4.1万元后,还剩2.57万元。现在,母亲每月按时领到500元养老金。“一转户,我感觉身上的负担轻多了。户改政策的确是替我们老百姓着想。”刘健说。
户改政策提出,农民转户后,就业、养老、医疗、住房、教育“五件衣服”保障一步到位。“改革不是要剥夺农民的权利,更不是要让农民流离失所,让城市出现贫民窟。政府大力投入,确保城市里的‘五件衣服’一步到位,就是把农民的尊严和财富放在首位来考虑,要让农民带着尊严和财富进城,这既是对进城农民身份、地位的认同,也是对农民基本权利的切实尊重与保护。”市政府户改办负责人说,一年多来我市转户300多万人,平均每天转户6300多人,农民持续高涨的转户积极性,就是对政府户改政策最大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