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在经济领域、社会领域进行的一系列面向民生、拉动内需、调动生产要素的改革,引起市内外专家的高度关注,他们纷纷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解读重庆的改革路径。
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潘维认为,重庆的地票交易破解了土地限制。国家十分注重对耕地的保护,任何一座城市要发展,都必须解决土地问题。重庆受地理环境限制,可用于工商业和房地产开发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重庆创造出地票交易的经验,拿出土地建工业园区,建公租房,实现了经济、民生的同步发展。
中国房地产业副会长孟晓苏也认为,“在全国范围来看,重庆的地票交易,是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一项创举。它破解了城乡用地的二元格局。纵观全国城乡,一方面农村大量村庄土地闲置,另一方面城市化发展需要扩大城市面积,这给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带来了压力。重庆农村交易所的地票交易,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有了出让‘地票’获得的这笔资金,农民在进城获得城市人口身份的同时,也获得了在城市购房的资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体现了一种社会公平。”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邓伟志说,重庆在全国率先推动公租房建设,规模大、设施全,政策配套好,是一项民心和德政工程,为全国创造了很好的经验,尤其是对解决农民工住房难、进城落户难提供了有益经验。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梁柱认为,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发展经济时关照到了城市的低收入阶层,为他们建设公租房,还在选址建设上考虑到了区位、交通、环境、配套等因素,没有把公租房的租住者视为“二等公民”,充分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执政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