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普遍存在的问题,绕不过去的问题就要通过改革来解决或者化解。”市长黄奇帆说,重庆这些年发展很快,得益于启动内需的改革,改善民生的改革,缩小差距走共同富裕的改革。
如果说“五个重庆”是城市化进程的纲领,开放是重庆超常规发展的动力,那改革就是重庆改善民生、缩小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分好“蛋糕”的一把刀。重庆的改革,都以制度安排为推手。
为民生而改革
为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难问题,重庆启动住房制度改革,3年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改革使重庆原来较为单一的住房供应体系,转变为“双轨制”:即百分之六七十的人住商品房,靠市场化手段解决住房问题;百分之三四十的人住政府提供的保障房。
为改善发展环境,善待为城市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工,重庆启动户籍制度改革。黄奇帆说,城市化的本质是农民进城成为城市居民、农村减少农民的过程。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导致我国2亿农民工在沿海打工多年,却不能公平享受当地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各项政策,也导致了他们春运集体“迁徙”的现象。重庆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就是要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里人一样公平的待遇,同时也能进一步拉动城市消费。
为平安而改革
重庆与中国许多城市一样,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治安刑事案件也日益增多,为提高城市的安全感,重庆启动了警务体制改革。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光磊说,重庆借鉴国际先进警务模式,实现“交巡合一”,诞生了交巡警,同时把民警的办公地点由屋内搬到室外,在城市主要道路和车站码头建立了500个露天警务平台,24小时值勤,大大加强了对整个街面的动态治安防控,提升了打击违法犯罪的速度和能力。另外,6000名校警进驻全市万余所中小学、幼儿园,他们在校园内指挥校内安保力量,消除治安隐患,使校园安保工作走向了专业化、科学化的道路。
解决了突出的治安问题,化解更为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更需要执政者的智慧。刘光磊说,以前基层的综治成员单位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综而不合、合而不力。在全市综治平安工作的进程中,市、区县、镇街、村社区四个层级的每一级都明确和配备了抓综治工作的领导干部,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一体化大综治格局,夯实了平安重庆的基层基础。
为发展而改革
在经济领域,围绕改善民生、启动内需和缩差共富,重庆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从2009年12月27日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挂牌开始,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联合产权交易所、股份转让中心、航运交易所、药品交易所、金融资产交易所相继登场。黄奇帆说,这些交易所,实际上就是区域性的要素市场,通过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凸显重庆的中心功能;同时,凡交易就有结算,交易所的本质是金融结算中心,会带来税收,这当然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内在动力。
同时,不少交易所也成为城市反哺农村的“通道”。如农畜产品交易所能平抑价格波动,增加农民收入;土地交易所,通过地票交易,让偏远山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等等。
著名的重庆“八大投”,是国企改革的成功典范,包括重庆市城投集团、重庆地产集团、重庆市水务集团、重庆市水利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市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巿高等级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现重庆交旅集团)、重庆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和重庆渝富公司,目前已成为重庆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等公共领域重大项目重要的投融资平台,托底重庆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