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海中,总有那么一些人,让我们肃然起敬;琐碎的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事,让我们泪流满面。那些让我们深深震撼的,正是道德的力量。人性的光辉和道德力量,是我们这个社会前行不可或缺的动力。
悲怆的拜祭
“爸爸、幺爸,别人都有妈妈,我的妈妈呢?”对家住合川区钓鱼城街道思居村六社的盲人兄弟赵光富、赵光辉而言,残酷的生活从来没有令他们皱过眉,不过每当女儿赵丽提出这个简单的问题时,却总有晶莹的泪滴滑落面庞。
他们至今记得,10年前,也就是2001年春节前夕,年仅4岁的小赵丽奶声奶气问起这个问题时,屋子里刹那间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你妈妈,妈妈去世了……去世就是死了……”最终,赵光富结结巴巴地打破沉默。
“死了?!怎么死的?”
“打工……在外地打工死的。”
“哦,那我要给妈妈烧纸,就像隔壁一家给他们奶奶烧纸那样。”
小赵丽稚嫩的童声,勾起了全家人沉重的回忆。
1997年农历三月十五,赵家的表姐王德会,在自家餐馆门口发现一个出生仅40多天的遗弃女婴。而当时,赵家因为两兄弟是盲人,正希望能领养一个孩子。就这样,这个满月不久的弃婴被送到了赵家,她就是后来的小赵丽。
无法解释当时只有4岁的小赵丽为何如此执著,当天就缠着赵光富买来了香烛纸钱,在院子一角,在寒风中虔诚地拜祭。身后,4个大人默然肃立,泪流无声。
此后10年,这悲伤的一幕,在每年春节前夕,都会准时上演。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奶奶、爷爷先后离世,这个家庭由5个人变成3个人。
“闻鸡舂米”与背砖换奶
“其实6岁那年,我就知道,我是捡来的……”14岁的赵丽轻声说出这个深藏在她心中多年的秘密,面庞上浸着隐隐泪痕。
6岁女孩怕伤两个盲人父亲的心,年年祭拜并不存在的妈妈。看似难以理解的坚持背后,是这父女仨之间的至爱亲情,以及那些岁月无法抹去的动容细节。
小赵丽当年来到这个家时,就面临断奶,赵光富兄弟只得摸索着拿出了家里舂米用的石臼,开始给赵丽舂米浆。
这在正常人看来轻松的过程,对完全失明的赵光富兄弟而言并非易事。
米要前一晚淘净泡好,次日鸡叫时分就得起床舂米。舂完一次后,用布过滤一次,再舂二次、三次,由于看不见,赵光富就以这种笨办法确保米舂得够细,以防未舂细的米粒灌入孩子气管。
然后,点柴火细细熬制米浆,中间要不断搅拌。因为看不见,他无法掌握火候,只有不停地搅动以防止粘锅烧糊。最后加糖等其自然冷却,用嘴唇试试不烫后,再灌入奶瓶喂给赵丽喝。
“做一次米浆两三个小时,有时候熬米浆,站着搅拌搅着搅着都会睡着。”回忆起那些“闻鸡舂米”的日子,这个沉稳的汉子嘴角会露出难得的笑容。
问及为何不一次性多做点米浆时,赵光富脖子一梗:“不新鲜的米浆绝对不能给娃吃!”
米浆虽似奶,毕竟不是奶。很快,襁褓中本就瘦小的赵丽,胳膊更加细小,并且开始频繁拉稀。
两兄弟咬牙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去砖窑打砖,给孩子挣奶粉钱。
打砖,俗称打砖坯。首先要将挖来的黄泥,用赤脚踩碎并不断加水搅拌。和好砖泥后,将砖泥一捧捧填满砖模,并用力夯实。然后,用钢丝刮平多余砖泥,再翻转砖模,倒出砖坯。
如此复杂的工序,对两个盲人而言,更是充满了艰难。
一个正常的熟练工,一天能打出600块砖坯。赵光富、赵光辉兄弟俩,头也不抬地从早上劳作到黑,每人也只能打出300块砖坯。一块砖只有4厘工钱。也就是说,两兄弟挥汗如雨一整天,每人只能换回区区1.2元钱。
为此,他们还揽下了运砖坯进窑的活。一块成形的砖坯5斤多,他们每次要挑30块,共150斤,跌跌撞撞挑到300米外的砖窑,然后顺着颤悠悠的梯子,送下深达6米的窑井。
每天,这样沉重而危险的运输,他们要摸索整整50个来回,运砖坯1500块,行程长达30公里。
然而,拿到首月的工钱时,两兄弟却抱头痛哭——因为这点钱根本不够换女儿需要的奶粉。
攥着手心里汗透的几张钞票,两位盲爸爸相互搀扶着,寻遍了周围场镇的每一个小卖部,最终只买回来几袋豆奶粉。
“豆奶粉7块钱一袋,奶粉……真的买不起,我们实在是钱不够啊……”14年后,赵光富说这话时,嘴唇仍在颤抖。在这个汉子心里,这是他最对不起女儿的地方。
社会关怀温暖盲爸爸一家
随着奶奶、爷爷先后去世,这个贫寒的家更加风雨飘摇。就在赵家兄弟撑不下去的关键时刻,思居村的村干部来了、村里的党员来了、村民们也来了,他们人人手中提着米、油、肉。此后,赵家4亩责任田内所有活计,被村里的党员、群众代表和青年志愿者全部包揽。
随后,在合川区民政局的关注下,赵光富、赵光辉兄弟获得了农村五保待遇,每人每年2400元生活费。
这个没有血缘的特殊家庭发生的感人故事逐渐被媒体和社会关注,从来没有向命运低过头的赵光富、赵光辉,这一次,终于当着众人泪流满面。
2011年2月16日,市委书记薄熙来得知赵家的情况后,亲笔给赵丽写去一封信:
“听说你的情况,希望你继续好好学习,乐观、坚强、健康成长,让‘两个爸爸’放心,我们都是你的亲人!”随信送去的,还有电脑、书籍、学习用品、寒衣、棉被等。
薄熙来的来信给赵家带来了巨大鼓舞。2月22日,在反复修改20多稿后,赵丽给薄爷爷写去了一封长信。信里,这个内心感情丰富的女孩向她敬爱的薄爷爷袒露了心声,信里满是对两位盲爸爸的爱和对社会的感恩:
“我和这个家庭没有一点血缘关系……但是我很听话,很懂事,尽量帮爸爸们做家务,拉着他们在院子里走一走、散散心。社会各界给了我们很多帮助,我学习也很刻苦,每次都是班上前几名,还担任了班干部,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我一直有个梦想,长大了学好本领去帮助更多的人,把我得到的爱传递下去。”
收到信件,薄熙来再次在赵丽的来信上批示:
“好孩子!真可爱!两个盲人爸爸很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