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营养工程让大足县希望小学的学生们喝上了学生奶
去年6月,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将“培养照顾好130万农村留守儿童,解除外出务工群众后顾之忧”列入“十大民生工程”,全面实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六大行动计划”。
今年7月,市委三届九次全会又将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列入“两大关爱行动”之一,并启动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十大关爱行动”。
在过去的1年多时间,我市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改善民生、促进公平、缩差共富、促进均衡的重要内容,举各界之力,在全社会构筑起一张爱心网,共同关爱130万留守儿童,让他们体验到如父母和家人般的温暖。
调查显示,在全市寄宿制学校的农村留守儿童中,81%认为住得更好了,79%认为吃得更好了,83%更喜欢上学了,72%感觉更开心了。
六大行动
学校成为靓丽风景
今年秋季开学第一天,在巴南区最偏远的农村小学——接龙镇小学,全校师生在新建成的塑胶操场上尽情欢呼雀跃。
“以前可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还有凹凸不平的水坑。”学校体育老师吴启光在操场来回跑了两圈,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后,学生们上体育课更有动力了。
由于城乡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在不少农村学校,陈旧落后的教育设施让留守儿童无法与城里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在去年启动的“六大行动计划”中,就包括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计划,改善农村留守儿童住宿条件、饮食条件和学习条件等。
随着各区县学校布局调整,一些村小合并后,一所所寄宿制学校建立起来。伴随着寄宿制宿舍、食堂的完善,校园变得越来越美丽。如今,标准的塑胶跑道、铺满绿茵的操场,如花园般的校园,让学校成为广大农村地区一道最靓丽的风景。
为了让关爱留守儿童成为一项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全市根据区县历史沿革和“一圈两翼”地域特点,共建立5个培养照顾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片区协作组,定期组织开展活动,搭建学习、交流、互动平台。
关爱留守儿童还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响应,我市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基金,发动企业捐资1500多万元,专项用于改善农村留守儿童伙食和食宿设施。此外,相关部门还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维权中心,开通“12338”农村留守儿童维权热线电话,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
营养工程
呵护留守儿童身心健康
在学校里除了能学数学、学语文,还能学到如何填饱肚子?在江北区川江实验学校就读的留守儿童,就从学校开设的“附加课”,学到了下饺子、包包子、炒饭、煎南瓜饼等不少技巧。
读五年级的胡霄在老师的指导下,如今已经学会了做蛋炒饭,还能做番茄炒鸡蛋。他说,有时候下午回家奶奶顾不上他,也能自己给自己做饭了。
我市有800万农民工,由于家长外出打工,相当一部分数量的留守儿童只能和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处在正在长身体的阶段,一天三餐如何让他们吃饱、吃好成了一个大问题。
除了保证孩子们每天每餐都能吃饱,从去年起,我市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营养健康促进计划。去年,全市投入3.5亿元实施学生免费蛋(奶)计划,此外还投入1.09亿元为30万名非寄宿制贫困生提供“爱心午餐”。今年以来,市、区县财政已投入近8亿元为中小学生免费提供鸡蛋、牛奶和爱心午餐,惠及留守儿童106万人次。
为实时监测留守儿童的身体成长状况,我市还筹集1000万元资金,启动留守儿童免费体检工作,学龄前留守儿童也纳入免费体检范围。南岸、江北、渝北等区县还为留守儿童建立了健康成长档案。
我市还充分重视亲子教育,截至目前,已经在全市1732所学校设立“亲情视频聊天室”2247间,并在3058所学校安装“亲情电话”9431部。通过定期与父母联系,加强了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不无裨益。
“4+1”模式
提升留守儿童综合素质
“不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没和父母在一起,容易产生性格孤僻,或是养成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所以,不仅要从吃住方面关心他们,还要走进他们的心灵,与他们交朋友。”市委研究室一位专家如此表示。
由市委研究室首先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冷水小学试点的“4+1”培养教育模式,在我市各区县得到推广。
该模式将留守儿童教育的主阵地由学校“小家庭”延伸到社会“大家庭”,教育内容从学习知识延伸到政治思想、心理情感、行为养成、人格品质、体质健康等全方位培养,学校功能由教育教学延伸到为学生学习、生活、健康、安全等提供一体化服务。
目前,“4+1”培养教育模式已在全市30个区县31所实验学校积极推广,项目试验学校的14000多名留守儿童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为弥补农村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我市还在探索托管家园模式以及“代理家长”模式。托管家园模式充分利用寄宿制学校、乡镇文化站、敬老院、村级活动阵地等资源,已建成校外托管机构1813家,有效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课外和节假日管理服务问题。“代理家长”模式已发展“代理家长”20万名,结成帮扶对子近8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