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解放碑周末音乐会将举办第300场庆典演出。
解放碑CBD周末音乐会深受市民喜爱,是渝中区呈现的文化魅力之一。近年来,渝中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过程中,坚持“以文塑人、以文兴业、以文立城”,用文化启民智、正民风、乐民生,让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文化大餐”。
10分钟服务圈,家门口可享文化餐
渝中区通过“10分钟文化服务圈”建设、“双百进社区”等活动,让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多样的文化大餐。
家住张家花园的黄政文一家,周六的下午,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都到大坪文化服务中心培训班练习唱歌、跳舞;妻子喜欢书画,则常常到两路口的文图大厦,免费参观市内外的名书画家作品展,从中获益;而“戏迷”黄政文,因巴渝剧院、人民大礼堂、湖广会馆常年举办话剧、交响乐等演出,让他有了更多的选择。
据了解,目前,渝中区已有市级大型文化场馆24个、文图大厦1个、街区文化中心2个、社区图书室76个、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88个、公共电子阅览室30个,基本实现了辖区居民无论居住在哪里,只要步行10分钟,便可到达文化场馆,并可选择参加一项自己喜欢的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天天有,人人可参与
时而击鼓、时而舞剑,通过一套英姿飒爽的群舞《木兰魂》,一群“大妈级”舞者展现出活力与风采。日前,记者在上清寺街道观看了由渝中区木兰艺术团为社区居民表演的保留节目《木兰魂》,同时了解到,这支由女性组成的群众文艺队伍已成为群众眼中的文艺“明星”。
随着文化硬件设施的完善,群众文艺队伍在渝中区迅速发展,各个街道、社区的活动点都成了他们的大本营。每当夜幕降临,市民扭秧歌,跳健身舞,唱红歌,拉二胡,票友演唱,场面蔚为壮观。
来自渝中区文广新局的数据表明,目前,像木兰艺术团这样的群众文艺队伍在渝中区12个街道、76个社区已有近400支,这些队伍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节日有庆典、人人可参与,形成了遍地开花之势。
“十一五”期间,渝中区共培育出356支骨干群众文艺队伍,组织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6万余场,参与人次超过300万。 (下转A3版)
其中,仅“唱读讲传”活动就开展了1.3万余场,参与人数达180余万人。
2007年,渝中区在全市率先设立文化艺术贡献奖,去年又设立200万元的文艺创作贡献奖。沈铁梅、刘光宇等一批知名艺术家得到奖励,人和街小学荣获第17届“安德烈·波斯塔基尼”国际小提琴比赛总冠军的张敬知等一批文艺新苗得到扶持,100多个区内文艺原创精品节目得到资助。
渝中区还投入近20亿元,将辖区内保存的20余处抗战遗址重新打造,成为展示重庆抗战文化的重要窗口。
同时,文化产业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势头。大溪沟设计创意产业园区经过2年多的打造,目前已经聚集了建筑设计、工业设计、传媒、景观设计等250余家创意类企业。去年该产业园区总产值超过1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