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巴渝大地掀起了一场变荒山穷山为青山宝山、变“火炉”为“氧吧”的“绿色革命”。3年多时间里,我市以年均500万亩的速度推进“森林重庆”建设。
时至今日,“森林围城”基本成型,“荒山穷山”结出了累累硕果,群众对这一举措纷纷伸出了“大拇指”。可以说,“森林工程”建设在我市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三赢”。
3年多来,我市新造林生态价值已超过180亿
森林靠提供木头、果子、竹笋和旅游来换钱,这是大多数普通市民对森林产出的传统看法。而在林业专家眼中,森林资源应该综合核算,除了森林的传统产出外,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和空气负氧离子、保育土壤、涵养水源等等,都具有相应的生态价值。
今年10月份,中国林科院和重庆市林科院相关专家,对我市2008至2010年的825万亩新造林进行了一次测算。结果显示,这些新造林全部成林后,每年产出的价值将达183.91亿元,其中,除去传统的产出,这些森林的生态价值超过150亿元,占到森林总体价值的80%以上。
比如固碳制氧方面的总价值就达到41.17亿元。其中,每年增加吸收二氧化碳能力773万吨,按照中国绿色碳基金会二氧化碳吸收指标178元/吨计算,价值13.75亿元;增加释放氧气能力457万吨,按照工业制氧价格600元/吨计算,价值27.42亿元。现在市民觉得空气好了,这些其实是森林发挥其生态价值的结果。
另外,森林还具有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价值。825万亩新造林成林后,每年涵养水源价值13.57亿元;每年保育土壤价值35.12亿元;每年净化环境价值12.93亿元;生物多样性维护价值49.5亿元。
“上述测算仅仅是2008至2010年的结果,如果加上2011年我市已完成的260多万亩新造林,那么,自‘森林重庆’建设以来,整个新造林的生态价值就会超过180亿元。”市林科院一负责人说,今后,随着碳汇等的实施,这些生态价值都会转化成为整个社会的财富。
到年底,全市林业总产值将达300亿
“‘森林重庆’的建设,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同时也鼓了林农的腰包。”市林业局产业处一负责人说,通过3年多的努力,目前,我市已经初步形成了森林旅游、木竹加工、苗木花卉、木本粮油、森林食品、木本药材等六大优势产业。
以梁平县为例,“森林工程”实施后,该县除了发展好新造竹林外,逐年对原有的20万亩低产低效竹林,实施劈山、松土、施肥、覆盖、竹林结构调整、病虫害防治等改造措施。
林农周中全就尝到了甜头。他家承包了60亩竹林,原来每亩寿竹只有百十株,每亩白夹竹只有五六百株,平均每亩竹笋产量只有一二十公斤,竹材产量不到500公斤。而改造后的5亩竹林,每亩竹笋产量增加到200多公斤,竹材产量也提高到2000公斤,每亩收益增加了近2000元。
随着竹笋竹材等产出的巨大提升,梁平竹产业开始向深加工方向发展。近期,该县在大力培育绍兴竹纤维厂、李氏竹签等本土企业基础上,又成功引进了年产200万套竹材套装门的群星装饰建材公司等4家大型龙头企业。
截至2010年底,我市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250亿元,林农来自林业的收入人均达到500元,近5年增长了2.5倍。今年,我市将有望实现林业总产值300亿元,林农来自林业的收入人均600元的目标。
近3年5800多万人次参与义务植树
如果说“森林重庆”带给我们的生态和经济效益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可以计算的,那么,“森林重庆”带给我们最可贵的或许就是理念的转变。随着“森林重庆”向纵深推进,“生态立市、绿色兴政”理念深入人心,群众的植绿护绿意识大幅增强。
“通过近几年的‘森林工程’建设,城市市民觉得生态环境好了,农村群众则觉得有了盼头,因此,都积极参与到植树造林活动中。”市绿委一负责人说,为了更好地引导市民参与绿化,我市先后开展了“身边增林、绿满城乡”的“双十”行动、“亚太兰花大会纪念林”植树活动、“3.12”义务植树活动、“森林园区”创建启动活动、“文明祭祀、绿色清明”植树活动、“绿化长江 重庆行动”等大型植树活动。同时,在全市每个区县(自治县)都划定了1-3个纪念林基地供市民植树。
近3年来,全市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达5889万人次,义务植树3.04亿株,面积190万亩;义务植树尽责率则由“十五”期间的87%上升到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