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到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道路,从“五个重庆”到“民生十条”,从“唱红打黑”到“共同富裕”……近年来,重庆在诸多领域展开的探索吸引了全国关注的目光。
昨日,来自北京、上海的10多位专家与多位本地学者汇聚重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重庆的实践意义”为主题举行了一场学术沙龙。
剖析 重庆实践的西部意义
在中国地图上,重庆偏居西南一隅,为群山环抱。无论是长三角或珠三角,距离重庆的直线距离都在2000公里以上。2000公里,意味着天然高企的物流与时间成本。
这样的地理劣势,其实也是西部地区的共同烦恼!
然而,在发展IT产业的过程中,重庆不仅克服了这一劣势,更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垂直整合。按照这一模式,整机加零部件一体化,70%—80%零部件本地造,物流成本归零。与此同时,重庆打通了渝新欧铁路,从重庆出发的货物,通过铁路直达欧洲。
对于重庆的这些创新举措,与会专家认为意义重大——不仅使重庆的经济发展提速,更为西部地区的加快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
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潘维认为,观察重庆,应该有更宏大的视野。当初中央决定重庆直辖,也是意图以重庆为中心来带动整个西部的崛起。重庆的一系列大手笔,让大家对于西部大开发的信心也增强了。“许多措施,重庆成功了,西部其它地区也可以借鉴。”
热议 巨额民生投入,钱从哪里来?
据悉,重庆在民生方面投入的财政资金从“十五”末的226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850亿元,翻了两番,并建立健全每年民生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50%以上的投入机制,其强度之大、数额之多是历史上没有过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五年重庆财政用于民生的资金就达到了2700亿元。
重庆积极探索以改善民生为动力的科学发展之路,正赢得世人瞩目。令与会专家颇感兴趣的是:巨额的民生投入,钱从哪里来?
通过几天的调研,专家们找到了答案。
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研究院教授陈平认为,改善民生不仅是积德的善举,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重庆的实践说明了一个道理,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之路,能够有效提振内需。政府越舍得在民生上投入,口袋才越有钱。
成为基金执行董事沙烨表示,传统的思路是,先发展经济挣钱,有了钱再改善民生。重庆的实践使人们认识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并行不悖,改善民生的过程,就是发展经济的过程,而且是更基础性的工作。这个思路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尤其具有示范价值。
评价 唱红打黑意义深远
近年来,重庆的唱红打黑引来外界持续关注。昨日的学术沙龙上,这也成为专家们热议的话题。
陈平说,亲自到重庆来看了,对唱红的认识也更全面了。整个“唱读讲传”,其内容十分宽泛,既包括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涉及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化精品。因此,那种认为重庆“唱红”是搞“左”的一套、是“回到文革”的观点,确实是没有根据的。
据介绍,重庆法院2008年处理涉黑案件17件,列全国第九位,2009年33件,列全国第四位,2010年72件,列全国第二位。重庆“打黑”打出了声势,打出了效果。
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分析,重庆打“黑”是黑恶势力和“保护伞”一起打。不仅打击黑恶势力不手软,而且打击“保护伞”也不手软。尤其是对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不论涉及什么人,不论其官有多大、势力有多大,都深挖严查,绝不姑息。一般讲,黑恶势力之所以能够蔓延坐大,根本原因在于“保护伞”的庇护。所以,重庆“打黑”,对黑恶势力和“保护伞”同样给予严厉打击,这是重庆“打黑”社会影响大、震动大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