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5日,由武隆供港蔬菜基地专供香港特区的首批500吨、价值100多万港元的娃娃菜、云南小瓜、甘蓝等蔬菜,将运往香港。武隆蔬菜成功进入香港市场,质量标准的提高促使武隆农产品生产、流通方式开始转变。
成为供港蔬菜基地
武隆供港蔬菜基地的建设,源于一次对国际大市场的调查。武隆商务局长牟其林介绍,今年上半年,武隆县县长郭忠亮带着商务局等部门的领导,到深圳等地调查农产品供港情况。当时,深圳一家直接供应香港的农产品公司老总对他们说:“要想把蔬菜等农产品打到香港市场甚至东南亚等国际市场,首先得按国际市场的标准来进行生产。”
通过这位老总,武隆邀请到了两位香港的蔬菜采购供应商,对武隆的土壤、气候等进行考察。
经考察,香港采购供应商认为武隆完全有条件生产供港蔬菜。随后,香港绿田蔬菜经营有限公司,与武隆县港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今年4000万港元的供港蔬菜合同,并建立了长期供港合作关系。
生产方式发生转变
“香港对农产品的准入要求完全和国际市场接轨,要求高,条件细,因而促进了武隆蔬菜生产方式的转变。”牟其林说,港商与武隆的蔬菜经营龙头企业签订合同后,便要求生产的品种由港方指定,种子由港方提供,技术也由港方派人指导。同时,得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行全过程的检验监督。
在这样的要求下,武隆港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石桥乡、仙女山镇等,建立起2万亩供港蔬菜生产基地,严格按国际市场的要求进行生产,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由农业管理部门和农民进行生产和管理,而是龙头企业、农业管理部门、流通部门、乃至国家外经贸部门,都介入了生产监管的过程,以保证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与此同时,武隆县政府又与涪陵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订了《农产品进出口合作备忘录》,由该检验检疫局每月到基地对生产条件、过程进行抽检,符合国际市场标准的才准出口。
催生标准化示范区
前不久,武隆县完成了出口蔬菜区域标准化示范区的申报,将成为我市出口蔬菜的示范地区。
“这也是蔬菜进入香港市场后带来的转变。”牟其林介绍,标准化示范区要求蔬菜生产以及基地基础设施、冷链物流系统等都得按国际标准执行。
按照标准化要求,武隆在双河、黄莺、接龙、和顺4个乡镇,确定了6万亩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按国际标准进行蔬菜生产。
在冷链物流的配套建设上,由港峰公司投资1900万元,在江口建设冷链库,即将竣工投入使用。未来两三年内,武隆还将投入1亿元,在几大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内建冷链物流设施。
香港和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安全品牌极为重视。因此,出口蔬菜区域标准化示范区中的绿色、有机等品牌,是重要的出口通行证。如今,武隆县已有13个蔬菜品种获得无公害认证、25个品种获得绿色认证、2个品种获得有机转化品种认证、5个品种获得农业部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登记、2个产品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地理证明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