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蜀绣厂出来收徒弟教她们蜀绣,那时候只是为了维持生活。现在我收徒弟,为的是不让蜀绣面临失传的危险。但尽管这样,蜀绣的未来仍然令人担忧。”昨日,在文殊坊“禅林蜀绣苑”内,孟德芝一边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她正在刺绣的一幅异色异形双面蜀绣“九只熊猫图”,一边忧心忡忡地感叹。
“异色异形双面蜀绣”
受到收藏爱家追捧
孟德芝20多年与蜀绣朝夕为伴,身上透着浓浓古韵。如今的孟德芝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也是梦苑蜀绣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不但拥有文殊坊“禅林蜀绣苑”这一口岸十分不错的销售窗口,还有三个蜀绣工作室,蜀绣事业一日比一日红火。孟德芝介绍,蜀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越来越受到广大市民与收藏爱家的欢迎。由她亲自刺绣的“异色异形双面蜀绣”更是受到了收藏爱家的追捧,订单已经排到了五年后。“异色异形双面绣是蜀绣精品中的精品,也是蜀绣真正的精华所在,但无奈这一技术需要太多时间的积累,目前真正能掌握这一技术的绣工又太少,这也是蜀绣现在面临的最大一个尴尬。”孟德芝向记者解释,“这也是为什么我都到要退休的年龄,还必须坚持亲自刺绣的原因。”
16位绣工连绣7个月
绣成“老成都地图”
1979年,孟德芝因为高考落榜,接过了母亲在蜀绣厂的工作,成为了一名绣工。“那个年代,正是蜀绣厂最辉煌的时候,当年的绣工清一色全是美女,蜀绣厂就是成都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能成为蜀绣厂的绣工,曾是我最自豪的事情。”孟德芝笑着回忆,只不过,好景并没有持续太久,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工作机会激增,人工刺绣也被机器刺绣、电脑刺绣大量代替。“2005年,成都蜀绣厂倒闭,我成了失业人员,但我并没有就此放弃,我当过蜀绣老师,500元包学会,后来我还在金牛区政府的扶持下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之后的孟德芝抓住了每一次机会,终于让自己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6年,由成都市博物院牵线,国家文物局向梦苑公司订购了一批绣有“太阳神鸟”图案的蜀绣作品,作为国礼赠送给中外友人,这是孟德芝得到的第一次机会。同年10月,文殊坊开街,孟德芝与16位绣工连续7个月在一个巨大的玻璃房中,绣制了一幅面积达55平方米的“老成都地图”,影响空前。
高端蜀绣需时间积累
忧核心技术失传
孟德芝最得意的弟子岳亚玲从2005年孟德芝刚刚下岗开班后,就一直跟随着她学习蜀绣,到现在已经快5年时间。“能像她那样坚持下来的人太少,现在的女孩都太浮躁了,但学习蜀绣又需要一个人最大的耐性。”孟德芝说,有的人学习蜀绣为兴趣,但更多的人学习蜀绣是为了赚钱,“蜀绣的学习无法立竿见影。学习两年顶多算入门,坚持5年以上你的技术才能算中等。但在打基础的几年时间里,学习者几乎是没有进账的,很多人因此半途而废。”
据孟德芝介绍,她前前后后招收的徒弟近80人,但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不过十余人。“不少人对蜀绣产生误读,认为掌握了蜀绣技术就能挣钱,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低档刺绣品根本没有销路,而高档刺绣品又必须需要时间的积累。特别是‘异色异形绣品’,在蜀绣艺术品中其市场需求量是最大的,但成都真正能掌握这项技术的不过几个人。这就出现了断层现象,而我也担心因为学徒的浮躁,‘异色异形绣’就此失传。”
蜀绣的独特高品质蕴涵
极高的艺术含量
蜀绣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转眼已过去三年,在这三年间里,蜀绣的影响力正在逐日增加。在民间,已经有大批学员在学习蜀绣,在汶川大地震后的灾后重建中,教导灾区妇女学习蜀绣也作为帮扶计划之一,给灾区人民提供了掌握技术再就业之路。
昨日,成都晚报记者也专程采访了原蜀绣厂负责人、梦苑公司文化顾问高先生。高先生曾亲身见证了成都蜀绣厂从辉煌走向衰败,而蜀绣厂真正倒闭的原因,是机械化代替了手工化。“曾经,蜀绣厂主要生产日用品和欣赏品两大类物品,但到后来,大量的机绣、电脑绣日用品取代了手工绣制的日用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手工刺绣的日用品就注定会被淘汰。但蜀绣作为一门四川的独特技艺,高品质、具有极高艺术含量才是它的价值所在。”高先生表示,特别是蜀绣中的“异色异形绣”作品,这种蜀绣作品包含了蜀绣的所有精华,也是目前喜爱蜀绣的收藏家与爱好者最趋之若鹜的东西。高先生表示,蜀绣注定将主要走中、高端路线,而孟德芝培养徒弟的方式就很值得借鉴,“先培养大批初级绣工,再从中选择出一些中级绣工,优中再选优,蜀绣就后继有人了。”
成都晚报记者 陈成
(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