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陶小爱
通讯员 夏亮
本报记者 陶小爱
通讯员 夏亮
5月6日一清早,20台中巴车从长沙市区出发,5区4县以及市直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在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的带领下,踏上长沙推进城乡一体化一年来的成果检阅之路。
恰逢立夏节气,车辆飞驰间,春夏之交生机勃发的景致不断跃进车窗、跃进眼帘。
20分钟后,车队从高速入宁乡,沿崭新的城市大道行驶几分钟后,直抵检阅旅途第一站:关山。只见青翠的山峦间,金州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的近200栋别墅依山就势如明珠般镶嵌,青年湖集居点67栋黛瓦白墙的徽派建筑伴湖而立,成片的葡萄园、茶园长势喜人,房前屋后的花草争奇斗艳,村民们在休闲广场健身、散步……好一派富美村庄的美景!
俯拾皆是的美景与硕果,来自去年以来长沙市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快速推进,来自长沙市全方位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产业培育建设。偏僻的宁乡花明楼镇,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将集镇提质作为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原来参差不齐的1200多户门店,在10个月内完成立面改造。现在,曾经泥泞的公路变身为宽阔平整的沥青路,路灯、垃圾桶一应俱全;“青瓦、红梁、白墙”的新集镇上,北京布鞋、杨裕兴等名店林立,小乡镇的城镇“范儿”十足,城镇化率已达35%。
“家家有果园、菜园、花园”的望城县光明村,居有“青瓦白墙、朱门木窗”的乡村别墅;行有太阳能路灯、停车场;吃有10余家农家乐美食;休闲可垂钓、可爬山、可拥有“开心农场”,成为了无数城市人向往的“希望田野”。
数年前还是“无产业、无收入、无村名”的高新区雷锋镇真人桥村,已经变成长沙的“果园子”,40多家休闲农庄和“葡萄、蔬菜、水产”3个千亩基地,去年吸引30万游客前来采摘,经营收入达4300万元。
一路前行,16个城乡一体化示范点的建设成果一一展现,自信地接受众人检阅。从世界釉下多彩陶瓷发源地彩陶源村赏完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的风韵,又到“中国湘绣之乡”观摩20多个项目承载起的沙坪小镇;刚从长沙县金井镇农业产业化胜景中走出,又入水乡古镇 梨工业新城的蓝图……每到一处,都令人心生“人在画中游”的感慨。紧凑的行程,也因各具特色、朝气蓬勃的新村新景,不觉疲乏。
(本文来源:湖南在线-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