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什么名字?怎么进来的?”在江苏省宿迁市召开的机关作风建设大会上,会场大屏幕播出的一组会前工作人员明察暗访的视频,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在上班期间在电脑上玩游戏时,被暗访人员拍个正着,面对暗访人员的询问,该工作人员恼羞成怒,厉声质问起暗访人员来。(4月24日《扬子晚报》)
随着音响拍摄技术的不断进步,暗地里拍摄已经不是电影里间谍们的神秘刺探情报的手段,而变成了普通人都可以使用的获取证据的方式。录音笔,微型摄像机等等,经常被报社记者使用,如今,他们在最近几年的机关作风建设督查方面也被派上用场——由某一级别的机关作风督查小组的人使用,并将暗访过程录像然后在一定范围内播放警示。这样的机关作风暗访方式最近两年很是火爆,也被更多的纪检部门所使用,杀鸡骇猴、以儆效尤的示范作用显而易见。因此,暗访成了常态,可是暗访多了,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暗访不仅没让相关渎职懒政者防不胜防,相反,还形成了他们“虱子多了不咬人”的超强抵抗力,这或许是暗访小组所没能预料到的。
机关效能检查和作风建设一直是各级政府密切和人民群众关系的重要一环,如何更好的提升效能,改进工作作风可以说始终是我们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各种规范工作作风和改进工作方式的规章制度也出了不少,甚至在公务员考入之后的第一天,就有大量的关于职业准则培训的安排和测试。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即使是强化教育再怎么“狂风骤雨”,部分地方行政部门的公务员在进入体系之后的“惰性”和“慵政”还是不能避免,这就提醒我们,职业道德上的教育和警示与监督体制的完善显得同样重要。常识告诉我们,仅仅靠职业教育以及个人自律,是管不住人类的惰性的,必须依靠完善的独立的监督考核体制以及开放的媒体以及大众监督渠道,才能完成对职业惰性的密切监督,也才能真正提升机关效能和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否则,人浮于事的机关工作作风必将继续,而人民群众对某些职能部门的不满情绪也必将继续存在。
暗访作为媒体揭露社会阴暗和伤疤的工具,完全是利器,但如果作为上级纪检部门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的督察工具,却有点蜻蜓点水,因为上级纪检部门不可能天天派人下去暗访,那样的行政成本开支太大,得不偿失。
同时,我们还应该追问,摄像机能拍到一些人人浮于事的外表,比如玩牌、聊天、看电影,但如果他们都规规矩矩的伏在电脑前,没有干这些事情,就代表他们一定是尽职尽责了吗,暗访无数抵不住一句狂妄的“你是怎么进来的”叫嚣,因此,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监督齐头并进才是作风改进之根本。(赵木木)
(本文来源: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