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东方早报上有一个不错的专栏,叫“海上书房”。专门介绍上海滩上一些很有特色的个人书房,其中有一期上刊登了毛尖的书房,标题竟然是“看上去很乱”,估计取自王朔当年的小说《看上去很美》。一个女博士,知识分子,却说自己的书房“看上去很乱”,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可是,放到毛尖头上,我看就有了可以理解的理由了。不光是书房,毛尖给自己的散文集子取名《乱来》,这些都显示了这位女才子与众不同的性格。
我看陈村主持的小众菜园上,发现熟悉和称道毛尖的人很多,我也在很多次会议上与毛尖一起开会,发现毛尖为人为文都是很性情的,因了她这样不落窠臼的性情,很多人都很喜欢她。这甚至与她的博士头衔和学问都无关系,喜欢就是喜欢,这是时代的选择。
毛尖其实最早是在香港研究香港电影的,她对香港那些从黑白电影时代起就层出不穷的各种电影非常熟悉,因为香港的文化受西方尤其是英国文化的影响很深,这就不得不使她要把研究的视角转向那里,好在欧洲电影也正是她熟悉甚至是喜爱的艺术,研究起来并不痛苦。于是她的博士学位就轻而易举地获得了。
等她来到上海之后,她很快就可以发现出上海文化当中的外来性,因此,尽管她并非在上海出生,却对上海有着深入的了解。她的家乡宁波素来与上海有着密切的联系,上海文化又能催生那些对上海特敏感的文化人,毛尖以及她的同乡安妮宝贝都是这样。
我在毛尖的散文集子里发现她的语言才能极好,写小说也会很好。我看她写与她同楼住着的一男孩,传神到了极点。我按捺不住,就给她电话,说,就按着这个笔法,赶紧写小说吧。我知道我这样做是在试图改变这个博士的方向,尽管很对不起,但是,我们面对有才华的人还是难以禁止住自己的冲动。
作者:魏心宏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