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21日电 题:为世界性难题探寻“中国解法”——中关村创新驱动发展启示录
开栏的话: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为开创工作新局面,各地各部门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改革和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涌现出许多新创造、新经验和新亮点。新华社近日派出记者分赴各地进行深入采访,并从4月21日起开设“科学发展 转变方式”栏目,通过各种形式的报道充分反映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益探索和重大进展,奏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强音,为完成“关键之年”的艰巨任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记者张舵、李文
从并购ibm pc的联想,到创造纳斯达克中国神话的百度,再到问鼎国际标准的闪联,这些中国高科技产业跨越式发展历史的创造者,都成长于同一片神奇的热土——中关村。
经过20多年的开拓,视创新为生命的中关村,经济规模扩大了1100多倍,成为全国最大的区域创新体系。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关村企业上市数量远远超过美国硅谷,创新活力世界瞩目。
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变局中,及时解答如何将科技与金融相结合、如何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的智慧和力量等世界性难题,成为前进道路上必须逾越的难点。作为首个获批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就此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其提供的“中国解法”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借鉴。
聚合风投资本,把握新兴产业浪潮风向标
过去三年里,中关村在境内外上市公司的年增长量呈现坚挺的上扬趋势。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2009年,中关村依然有23家公司上市,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中关村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已达184家,这背后,风险投资等创投机构的推动力不可小视。
中关村园区管委会主任郭洪说:“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经验告诉我们,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具有敏锐的嗅觉,不仅是孕育新技术浪潮的沃土,也是新兴产业变革的风向标。中关村在构建多层次科技金融支撑体系过程中,十分注重对风险投资的培育和引导。”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风投机构纷纷收缩战线准备“过冬”。紧要关头,中关村管委会及时启动对创业投资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当年累计为20多家创业投资机构的超过50个项目提供了风险补贴资金数千万元,获得风险补贴的项目累计对中关村企业的投资总额超过10亿元。这批资金不仅帮助了一大批创业企业获得重生,而且提升了中关村集聚风投的号召力。
目前,全球投向中国的风险投资中有三分之一聚集在中关村,其重点投资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但不可否认,与美国硅谷不同,中国市场上真正能够进入创新源头、支撑创业起步的风投还不够活跃。
国务院批复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北京市政府将原先分散使用的几十亿元科技成果转化支持资金统筹起来,通过股权投资方式进入风险投资市场,用市场方式引导风投等社会资金更多流向创新领域。
2010年4月被注入2000万元政府股权投资的国智恒电力公司,自主研发了北斗电力全网时间同步监控系统,大大提高了中国电网安全的自控能力。但2008年这家公司研发刚刚完成时,在最需要资金的时候,却因为没有业绩得不到风投和银行的青睐。令国智恒电力公司总裁吕建光欣喜的是,代表北京市政府进行股权投资的中关村发展集团进入后,迅速扭转了国智恒在资本市场的地位。
“中发展进入后,原来一直跟踪我们的风投立刻打消了顾虑,大约有超过政府投资额20倍的风险投资先后主动上门提出跟投,社会资本的杠杆撬动效应凸显。”吕建光说。
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许强说,集团进行股权投资后不参与被投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股权退出时将优先转让给被投企业员工作为激励。而上百亿元的资本规模也能保证集团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未来5年北京市将统筹数百亿元资金进行政府股权投资,投资超过5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成长企业,其带动的社会资金将相当可观。
北京市社科院中关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弘说,我国各地转变发展方式普遍面临一个现实困惑:一方面社会资本找不到去处,另一方面大量创新企业急需资金支持。中关村一系列培育聚合风险投资的做法,发挥出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各自优势,最终为社会资本筑起一座通向创新的桥梁。
(本文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