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图为:京山街景一瞥
京山不缺水,京山河、惠水渠的灵动让这个县城临波起舞;京山不缺山,绿林山、虎爪山,让这个县城绿意盎然。
山青、水秀、泉温、洞奇、石怪、瀑美的自然景观构成了京山的天生丽质。自然赋予京山宝贵的生态优势、金不换的山水资源,京山人十分珍视。
但他们没有淘醉在这“先天呵护”中,而是积极抢抓“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机遇,全力打造国家园林县城。
通过近3年的不懈努力,一个湖在山中、河在城中、城在园中、楼在林中、院在花中、人在绿中的生态城已具雏形。
增绿补绿,大量植绿,引绿进城,以绿为裳,京山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自己的家园进行“绿色注册”,催生了一个山区县的凤凰涅磐。
目前,该县建成区面积达22.8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5%,绿地率达到37.2%,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1.9平方米。
书写绿色传奇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发展。京山县连续7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20强行列,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8亿元,增长16.9%;地方财政总收入7.99亿元,增长1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56元,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6990元,增长16.7%。连续3次荣获全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省级文明县城”等称号。
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创园”
人们常常把“创园”只看作是美化绿化的事,京山却高看一眼。“推进园林绿化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需要,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需要,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因此,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生态环境建设。要通过‘创园’,努力彰显山水城市特色,为老百姓创造出更多的生态公共产品,绘就城市与园林水乳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画卷!”京山县委书记郑香元如是说。
“进入新世纪,以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为内核的城市环境,因为其有利于提升城市生产力,提升城市消费驱动力,提升城市凝聚力,提升城市持续发展力,而日益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创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京山县县长胡小国这样认为。
于是,京山采取了非常举措。
首先,抓科学规划。京山的特色在山,灵气在水,底蕴在绿。县城两面环山,山外环湖,京山河、惠水渠穿城而过。依据京山生态环境和地貌特征,该县本着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要求,近5年政府直接投入1900多万元,请国内外一批知名专家完成了总体规划调整、工业园区规划、绿地系统等规划的编制,新编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等,形成了既着眼于长远发展,又满足近期建设需求的规划体系。“创园”工作高起点、高水平运行。
比如,京山准备沿京山河两岸,从惠亭山一直到汤堰温泉,建一个滨河新区。郑香元提出,滨河新区的总体规划,一定要有深度,要高标准,要敢于向一流看齐,力争把它打造成为行政、商务和文化中心,成为中国最美的生态新区。于是,他们请澳大利业专家来规划设计。郑香元认为,提升城市品味最难,要把园林建设作为展示文化的窗口。
其次,抓组织领导。“创园”成为各级各部门的“一把手工程”,县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各乡镇及有关部门“一把手”亲自上阵,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有关部门配合抓、干部群众齐参与”的格局。
今年2月16日,春节刚过,京山县委书记、县长就带领几千名干部群众,为“创园”植树造林3万多株。今年该县春季植树造林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人工造林8万亩。据悉,该市从2008年决定“创园”起,每逢春节后刚一上班,不搞慰问而搞“大种树”。
像抓资产经营一样大“泼绿”
绿色是生命的色彩,是城市葱茏的诗意。当人们追求温饱的日子成为过去,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成为一种必然。绿色,在市民心中的份量越来越重。
没有绿色的城市,只不过是钢筋水泥的森林;没有园林的城市,就是了无生气的砖瓦世界。
2008年,确立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目标后,该县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整体推进”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创建工作格局。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人民知绿、爱绿、护绿。
京山通过规划扩绿、租地造绿、游园增绿、景点添绿、人行道补绿等途径,大力推进公共绿化、小区绿化、庭院绿化、社区绿化的“四路进军”,道路绿化、待建空地绿化、休闲广场绿化、街头绿地、小游园的“五个并举”,以及乔、灌、花、草、藤、雕塑的“六个结合”。形成了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阴、环上绿化成带、面上绿化成林的绿化景观,有力地提升了城市形象,美化了城市景观,改善了生态环境。
京山县园林局局长杨盛荣说,近3年京山“泼绿”量相当于前20年的总和。目前,京山县城建成区绿地632.4公顷,公园绿地190.4公顷。
然而,大“泼绿”却并非都是财政拿钱。众所周知,资金是城市建设、城市绿化的“血液”,资金不足常常成为制约“创园”的瓶颈。
京山植绿,钱从哪来?用市场手段,“挖”园林资金。政府不投资,而是引入老板投资。环境整治后,周边的土地升值,升值后的土地拿到市场上拍卖,拍卖的钱拿出一部分还老板整治环境投入的钱。
比如,建文峰公园,1.7亿的投资,县政府不投一分钱,全靠招商引资和土地置换。
还有整治富水河,不需政府投入一分钱,以河道砂石经营权为抵押,引资2亿元治理。截至3月中旬,该县引进的浙江民营企业京拓投资有限公司,已投入2800万元,对富水河流域清淤土石2500万立方米,砌成挡土墙护岸3.5公里。
财政预算拿一点,土地收益切一点,国家开行贷一点,项目立项争一点,靠这“四个一点”,京山“创园”“不差钱”。
像上了发条似的大建设
这3年,京山人强力推进城市建设上了瘾,有一种不把京山建成“鄂中绿宝石”、“武汉后花园”誓不罢休的劲头,跟上了发条似的,停不下来。
在城中,他们投资2000多万元,对穿城而过的京山河进行综合整治,将昔日杂草丛生、污水横流的京山河堤建成了一条绿色亮丽的长廊,被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评为“湖北省城市建设新景观”。
在城南,投资1亿多元开发惠亭湖水资源,建成了鄂中最大的生态型水上乐园。
在城东,引资6个亿开发汤堰温泉园林。
在城北,开发滴水寺、观音岩等宗教旅游景观。
按照“天人合一,相生相荣,依山就水,锦上添花”的“创园”理念,近3年,该县仅在城市绿化上就投入2.3亿元,重点打造“一二三”工程,即构造一条贯通城市东西的生态京山河,建设文峰公园、人民广场两个公园(广场),美化新市大道高压走廊、新阳大道、人民大道等三线小游园。
京山县住建局局长陈嗣春说,在“国家级园林县城”的考核指标体系中,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是一个重要指标,涉及到城市的道路、供水、供气、市政公用设施配套等等。我们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创建工作原则,紧贴民生,着力解决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出行、环境卫生、休闲娱乐等问题,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为更好地方便市民出行,该县先后投入6亿多元,完成了人民大道、新阳大道等30多条城区主次道路建设,并整顿客运市场,取缔了城区运营的604辆“麻木”车,投放出租车200多辆,开通了10条公交线路,新建公汽站台40多个。路宽了,车多了,城市生活圈扩大到邻近县城的乡镇。
他们还大力完善燃气、排污、环卫等配套设施,以满足市民生活需求。县里投资5000万元建成年供气能力达339万立方米的天然气站,铺设天然气管网150多公里长,入户13000多户;维修改造城区污水管网217公里,使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80%;投入500万元新建公厕、垃圾中转站和转运点20多处,配备齐全了垃圾处理车、洒水车、果皮箱等环卫设施。“这几年京山天变蓝了,水变清了,路变宽了,城变美了,日子也过得更舒坦了。”家住新城区的一位居民感慨的说。
出门是园,推窗见绿,道路宽阔平坦,公园广场游人如织……京山县去年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45天,空气优良率达96.4%。从广东回家过年的李先生惊喜地说:“几年不见,京山的生活更方便了,环境更美了。”
一幅“青山环绕,绿水长流”的山水园林画卷已徐徐展开。“十二五”期间,该县还计划总投资超过100亿元,擦亮“鄂中绿宝石”,绘出一个诗画家园。
图文陈岩杨盛荣 吴斌 张汉福
(本文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