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水浒》中武松手刃潘金莲。(资料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新华网昆明4月15日电(记者 陈鹏)近日有关部门管理人士表示,近期内不再允许“四大名著”题材的翻拍剧立项,因为历史、名著不能表现得“太随意”。有关评论人士认为,对“四大名著”题材翻拍剧的管理,与其禁止翻拍,不如严查内容。
四大经典名著题材剧出现过多个版本,“83版”《红楼梦》的成色毋庸置疑,李少红的新版本却遭到口诛笔伐,很多观众认为这差不多成了香艳惊悚的《聊斋》;老版本《三国演义》忠实原著,拍得细腻工整,但高希希的新版《三国》也很精彩,大大弥补了老版本文强武弱的不足;《水浒》已经有三个版本,最早山东电视台版一度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引起轰动,至今看来仍不失水准,上世纪90年代版本也创造了较好的收视佳绩,最近的新版本也很用心,除剧本成色稍欠,基本能和此前版本打个平手;《西游记》不用多说,被改编最多,但六小龄童才是观众心中永远的“齐天大圣”……
可见翻拍未必都“随意”、都糟糕,迄今也只有新版《红楼梦》和多种被戏说的《西游记》版本遭到诟病。其实翻拍本身没错,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它经得起不断翻拍,《哈姆雷特》就有无数个版本,编导总能在经典中找到现代性的阐释和解读,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生活和自身。要说翻拍哪里出了错,恐怕得从编导们的心态上找找原因,当浮躁的商业需求扼杀了严肃的艺术创作,还怎么指望编导们沉下心来奉献“经典”?
新版《红楼梦》海报(资料图片)
如新版本的《红楼梦》,“铜钱妆”和“黛玉裸死”就饱受批评,这与当初海选角色的玩命炒作反差何其悬殊。各种《西游记》的“失败”则更多体现在眼花缭乱的“穿越”或“戏说”上面,那些妖魔鬼怪、神仙法力反而变成了编导手中“无法无天”、天马行空的权柄,怎么刺激怎么来,或怪力乱神,或谵妄恶搞,于是难免低俗和庸俗,对比当年六小龄童的版本,很多观众只能掩鼻而过了。
但是,观众也在追问:这些神神怪怪、莫名其妙的内容是怎么通过审查的?管理部门理应在立项、剧本等环节严格把关吧?2006年广电总局下发《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电视剧的“属地管理”,也把电视剧评判权交给了观众,一切不对观众脾胃的电视剧,将无法赢得生命力。但随后的大问题是,被动的观众如何决定得了电视剧“生死”?资本的力量才举足轻重,市场竞争造就了太多不靠谱的宣传炒作,最后被忽悠的还是观众。
与其事后封杀,不如未雨绸缪,各省区市能否从备案之初就严把内容、质量关,从源头上就杜绝“太随便”?
翻拍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怎么翻拍,谁来把关,谁来监管。眼下中国是电视剧生产大国,只要从管理渠道和管理方式上多花点心思、翻拍出精品应该不是难事。
张纪中版《西游记》海报。(资料图片)
张纪中版《西游记》海报。(资料图片)
新版《三国》海报(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