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波斯王子》有两件宝。第一件宝,莎士比亚的剧本《哈姆雷特》。迪士尼把这个经典且耳熟能详的故事,去除了暗里“娶母”这样隐秘且晦涩的主题,只保留关于兄弟的内容,弟弟杀哥哥,小一辈三兄弟情深似海,让小朋友也可以看懂。第二件宝,可以让时光倒流的“月光宝盒”,只不过至尊宝手里的宝盒变做了波斯王子手中的宝刀,月光亮起或是沙子流逝,都能让人“回到过去”。人们总是拼命想挽回失去的情感或是物件,这正是此类“时光机器”的生存土壤。
有了这两件法宝,电影故事难看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可是如果仅仅满足于60分万岁,这样的编剧编出来的东西水平可想而知。故事弱,迪士尼不能总拿小观众说事,也别小瞧了小观众的接受能力。波斯王子不如丹麦王子具有悲剧力量或者说感人,其主要原因在于,波斯王子从未经历真正的磨难,他轻松地进入王宫,轻松地攻下城池获得战功,轻松地获得芳心,即便是背负冤屈出走,也有美人相伴。等到他为自己伸冤,为父王报仇,老谋深算的阴谋家一下子就露出马脚,别人都走背字,独他一人顺风顺水。波斯王子为什么要再次使用宝刀呢?因为他犯了错,如果不是他争强好胜,那座无辜的城就不会被攻陷。那座城不破,纯洁的公主就不会被侮辱。公主不被污辱,宝刀不丢失,天神就不会降罪人间,殃及众多无辜。但凡波斯王子有一丁点儿忏悔,他都会感到自己罪孽深重。
可是斗争的焦点一下子变成了邪恶的叔叔,波斯王子毫无愧疚,全能全知全对,如此缺乏自省,自然和道德水平较高的观众产生错位,难以引发共鸣。
《波斯王子》的观众在影院里的大部分时间只能干瞪眼,电影偶尔灵光闪现,面部僵硬的观众总能恰到好处、及时地配合发出笑声。这样的松弛段落,只有“鸵鸟赛跑”等那么几次,可惜鸵鸟不是主演,也许下次迪士尼不愿意花更多钱请编剧,可以多请几只鸵鸟。(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