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雨》剧照
《东风雨》前两周票房仅在2500万上下,如此规模的影片,却只收了如此低的票房。实在令人大跌眼镜,让我们不禁要问:东风雨到底怎么了?本文将对《东风雨》影片营销的前前后后进行梳理,以期找到一些原因,为后面的影片提供参考借鉴。
整体来看,主要原因如下:
1、影片细分定位不足,项目周期过长、演职人员组合期待程度偏低,整体战略定位有一定失误;
2、片方多次选择档期,但最终选择错误,大大压缩了《东风雨》的放映空间;
3、宣传规模有限,无法吸引更大的公众的关注度。
《东风雨》影片制作精良,宣传投入也不少,发行更是强势,在一个好的平台之下,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不只是片方需要弄明白原因,大多数营销宣传人员更需要探寻这种现象背后的真像。
一、根本原因:影片的整体战略和定位失误
从宏观战略营销方面看,《东风雨》的影片细分定位不足、演职人员组合期待指数不足和超长的项目周期是这部电影失败的主要原因。
影片类型定位是笔者多次谈到的话题,一部影片类型定位越精准,项目风险会越小,越容易把握拍摄、营销、宣传、发行等环节的方向。《东风雨》定位为谍战类电影,大的类型定位还算清晰,但与近期上映的几部电影相比,明显缺乏细分定位。比如爱情类电影是一种电影分类,在爱情类电影下面《杜拉拉升职记》(电影版 电视版)属于都市爱情电影,在都市爱情电影下面又定位为职场时尚类爱情电影,定位脉络非常清晰。同样是谍战类电影的《风声》,它的细分定位是节奏紧凑、酷刑恐怖、结局神秘等细节。反观《东风雨》,除了谍战类型以外,我们很难再为它做细分定位。这样就影响了观众定位和宣传定位,不能为后期宣传指明方向,影响了宣传效果。
演员选择是电影战略营销的重要部分,在选择演员时,除了看这个演员的影响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演员之间的新闻延展性和观众的期待程度。也就是要看能否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比如这两年很火的“英伦”配,虽然不是电影案例,但是宋祖英和周杰伦这两个风格和类型完全不同的歌手组合在一起,大大提升了两个人的影响力和观众的期待程度。反之,比如《黄石的孩子》这部电影,即使有周润发这样的大牌演员也落得票房惨败,因为演员之间的无法产生提振电影的威力。都说篮球是集体的运动,其实电影更是群体的作品。
项目周期太长,可能也是《东风雨》营销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思考角度,以下是几部电影的项目周期对比图:
项目周期会随着影片类型和影片规模的不同有所不同。如果项目周期明显超过正常水平,对电影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作为投资方会关注资金的时间成本,周期越长成本越高。其次,其次会拉长宣传周期,甚至打乱宣传节奏。由上表可以看出,《东风雨》的项目周期达到了惊人的23个月。今年同样投资失败的项目案例《未来警察》的项目周期为18个月。这两部影片的宣传都出现了节奏被打乱的现象。规模远远大于他们的《唐山大地震》只用了16个月。而标准的商业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和《叶问2》从筹备到上映才用了11个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