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旅游业务操作自身存有漏洞,再加上今年新疆旅行社业经营不景气,旅游欠逃事件频发。
11月15日,关亭有些心烦气躁,坐在自己阴冷的办公室里一支接一支地抽烟,烟头像筑窝的马蜂一样趴满了整个烟缸。
关亭是新疆绿洲中国旅行社长江路营业部总经理,专门经营从事散客集中发车的旅行社,从十月初开始收账,至今还有130多万的外债迟迟没收回来,青年路好家乡附近某青年旅行社散客部欠款数万已经人去楼空,其他的十多个债务人不是手机关机就是电话不在服务区,失去联系已有月余,至今没有任何着落,让他更加忐忑不安,食不甘味。
欠债玩蒸发并不鲜见
不仅关亭一个人心事重重,新疆胡杨旅行社总经理朱学科最近也是夜不能寐,7万多元的欠款至今没有收回,对方电话欠费手机关机,朱学科到处打听债务人的下落,仍然杳无音信。敦煌的中华平安旅行社刘经理近日来到新疆,一直奔波在寻人讨债的路上,喀什一家旅行社被欠款5万多,债务人失踪,该旅行社老总很不愿再提及。
今年刚诞生的海航旅业幸运旅行社也未能幸免,共计被欠1000多元,连日搜寻也没有结果,11月12日晚,得到“蒸发者”在乌出现的消息,散客部负责人小王连同其他受害者连夜追讨,晚上十点多还在追讨的路上……
据众多旅行社反映,这些“蒸发者”往往欠数家的旅游款,少则上千,多则数万,多的累计达到二三十万。乌鲁木齐市碱泉街路一旅行社员工9月份欠款20多万后“蒸发”,新华南路农机公司附近一家旅行社员工欠款数万后近日消失。
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在新疆400多家旅行社和大小部门中,70%的曾经遭受过内地旅行社或者本地人的恶意欠款,每年不下1000万,因债务人直接“蒸发”遭受的损失每年不下百万,成了呆账。
殃及池鱼 恶性循环
大河无水小河干,由于欠逃引起的发车社周转资金不到位殃及池鱼。发车社对旅游汽车、餐厅等自然采取拖欠的方式。餐厅拿不到款,荤菜不见肉,司机拿不到款,不开空调,导游拿不到款,强迫客人购物,客人不满服务质量,投诉旅行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麻虾,麻虾吃泥巴”绿洲中旅的关亭这样描述业内的状况。
也许餐厅、车队的钱可以拖欠一阵,但景区门票宣传费用等无法拖欠,一来二去,发车社资金链有断裂的危险,更加经不起事故的折腾,伊犁地区的一家旅行社老总十分愤慨,被卷走的一万多欠款收不回来,公司就要举债度日了。
“更为关键的是,欠逃事件引发了信任危机,使得旅行社谨小慎微,不敢扩张自己的业务范围,为规避风险今年缩小了合作伙伴,事实证明今年确实避免了一起恶意欠逃事件的发生”,丝路风光旅行社总经理谭建强说,不少公司业务扩张顾虑重重。
据记者采访了解,往年也有欠逃事件发生,由于今年旅行社经营不好,近日欠款者蒸发事件频发。
每年到这个时候,旅行社就想尽办法要账,一位名为绿林的旅行社老总说,找“蒸发者”公司负责人或者亲戚,也打过人,但是打地轻了没用,打地重了还要负法律责任,欠个万儿八千,诉讼也不值得,也有起诉的,但钱是越打越少,事情还是解决不了,闹得大家心不得安宁。
难以填补的漏洞
“散客市场是欠款人蒸发的多发市场,最终承担散客发车的旅行社成为是最终的受害者”,新疆众驰旅行社副总经理王小东说,这恰恰暴露出旅游行业的弊病和旅游操作业务过程中的漏洞。
由于单个旅行社靠自身力量很难招收到充足的客源,在业内自然地形成了以旅游零售商、旅游中间商,旅游批发商的行业“金字塔”,问题就接着出现了。
一家旅行社经理黄刚说:“比如吐鲁番一日游价格300元/人,“零售商”收到300元/人的现款后就直接转给我们,向我们预付20%左右的操作费用,约定余款季末或者年末结清,往往没等到那时候,他们就“蒸发”了。还有一种是“中间商”从“零售商”那把游客接过来再转手给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中间商”采取拖欠或者预付20%左右款的方式给“零售商”和我们,约定季末或者年末结账,往往没等到清算就溜了。”
绿洲中旅的关亭说:“最多一个星期,欠款就随便上万。期间我们也要求他们还款,对方就以手头紧,再发几个团再说来推辞,或者直接说不发团就没钱,发车社也担心之前的欠款收不回来又失去客源就被迫答应他们。”
海航旅业幸运旅行社散客部负责人小王说:“开始先给我们几个小团,团款次次结清,我们感觉还不错,后来送了个大团,只拿到一半多的团款,过段时间后他就消失了,而他们就利用我们的信任和急于收满客人的心理钻空子。”
再加上旅游旺季业务量繁杂,账款一般都拖到年末结算,给欠逃事件留足了时间。
“做旅游就是做人脉,轻易不撕破脸皮,一方面靠他们供人,一方面担心催急了闹僵,就这样陷于又依赖又害怕的两难矛盾境地,明明是个漏洞,存在很大风险,但也无法逾越。”黄刚说。
“欠逃事件屡屡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旅游“供应商”不好监管,不少是不正规的旅行社”胡杨旅行社总经理朱学科认为,部分承包、挂靠的部门、形形色色的办事处和冒名顶替无照经营的“江湖旅行社”也混入其中,十分秘密,他们不用在旅游局缴纳至少10万元的风险保证金,只需向其他旅行社缴数千元的租金,就可以挂靠或者承包成为部门经营旅游业务,往往赚足腰包后就瞬间“蒸发”。
现款交易唯一出路
遇到蒸发事件,被挂靠的旅行社自然不会负责,完全否认有挂靠行为,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记者电话采访到乌市河滩北路某旅行社,该社负责人表示“欠款属于个人行为,与总社无关”。
“这完全是一本良心帐”,关亭说,为了降低风险,他们也曾找到被挂靠的旅行社签署为下属部门负责的协议,但没有一个成功,直接与合作的部门签协议,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人去楼空。
新疆大西部国际旅行社散客中心计调曾伟凡表示:“公司今年吸取了去年欠逃的教训,除了老客户外,今年一律采取现款交易。”
“亲兄弟,明算帐”,自治区旅游局旅游执法总队总队长曹志新表示,这种现象旅游局也很难管理。“现款交易是避免欠逃事件发生的唯一手段”,曹志新认为,现金交易尽管会使业务量受到影响,但要敢于走出来,摆脱恶性循环的泥淖,形成行业自律,齐心协力共同抵制害群之马。
乌鲁木齐永安假期旅行社一直采取现款交易,该公司总经理高子淇表示:“我是做财务出身,财务上的风险防范至关重要,不然也许一年就白忙了。”
目前,海航旅业幸运旅行社也调整了财务管理制度,关亭也在考虑突破欠逃瓶颈。